美文网首页
选择与自证

选择与自证

作者: 侃迪斯 | 来源:发表于2018-04-13 16:04 被阅读0次

​     我特别钦羡逻辑清晰、冷静自持的人,从读大学时就觉得理工科的女生钻进实验室或者就一个数据问题与老师据理力争的模样很美丽。无奈我的数理化一直就是差得一塌糊涂。小学和初中时,班主任恨铁不成钢,硬是把我拔到强化班,看着周围的人游刃有余而我急得红了眼也是迟迟跟不上。顶多就是微弱地挣扎在作文写得有点漂亮,英语口语比较流利的范畴而已,那些数字公式定理总是搞不定。所以我一直以来就是逻辑性不强、思考问题不缜密、感性因子在体内积聚过多,想问题过度跳跃的典型右脑人。如果表现在一个规律分布图示里,那应该就是散乱无章的点,不是缜密精准的线。所以一直特别钦佩冷静思考、果敢伐决的人,那种遇事冷静,一秒内就思考对策,脑里条条框框排兵布阵,下一秒就给出对策,然后冲锋陷阵实施验证。多迷人,多有魅力。      

    思维散乱体现在我身上体现的很大弊端是:我对“选择”这个词的过度随意性。我不珍惜它,我在浪费和挥霍我的选择权利。我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可自己太容易摇摆,三分钟热度,说白了,就是看着哪儿看到闪光就想往那处走。有太多时候随性而为,行无所拘的举动。出发点没错,毕竟归是行动起来做事儿,可没有理性分析,我有什么、我能做出什么、我能同等用何种条件置换价值。一次次没有目的地往前冲,对自己喊着Lean in。Lean 往何方,in进何处?战略性问题没有思考清晰,就容易犯战术上的指挥错误,屡屡败北,铩羽而归时又自怨自艾,心想能力差在哪儿,哪一步走错了,每每陷于这种苦恼中。        

      就像《头号玩家》里,全部人都知道冲锋陷阵过关斩将就能获得第一把彩蛋钥匙,所以一致的分析目标都是朝着金刚,却没有人能战胜金刚。一次次枪林弹雨地闯——往错的方向——稍有不慎,就金币散尽,全盘皆输。所以五年来没有一个玩家战胜金刚。只有帕西瓦尔重新思考,调整战略,整装待发。想一想,那些全部人被热血冲昏脑袋,不也正是大多数的我们吗,满心装载拿下彩蛋的盛大梦想,却疏于思考怎么拿下。只有帕西瓦尔逆流而行,换个视角,斩获第一把钥匙。所以他能洞见一切、善于思考,勇敢尝试,那接下来的屡屡开挂便也不稀奇。     

      其实,选择多重要啊。我们每一天都在选择,小到清晨几点起床、搭配哪身衣服、涂抹哪种口红、享用什么早餐,大到学习、工作、恋爱等人生重大转折点,我们都在面临的选择。微小的ABCD选项虽微小不足挂齿,可反过来思考,哪怕小到0.1分,也决定能否你飞腾进另一个领域。尽管只是选择早五分钟出门,也决定会不会错过下一个路口与谁相遇。     

      我越来越觉得,“选择”是人生很大的一个课题。站在人生的多个路口,只有持续不断磨炼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摈弃心中升腾的侥幸机会主义,然后埋下头坚定走,才能去自证你的选择。即使错了,又何妨?锻炼精准选择的前提,除了敢于选择,还有勇于承担。因为勇于做出选择,是正确选择的第一步。有能力接受选择后的颓唐与灰败,然后重新调整战略,再次选择。

相关文章

  • 选择与自证

    ​ 我特别钦羡逻辑清晰、冷静自持的人,从读大学时就觉得理工科的女生钻进实验室或者就一个数据问题与老师据理力争的模...

  • 《日行一律》Day21 - Day22

    Day 21 : 选择 · 5 - 选择原谅 真正的原谅从来与别人无关。与犯错的人无关,与惩罚无关,与自证清白和对...

  • 捆绑与自证

    如果带着人是原罪的思想来行善那也是属于宗教信仰的奴役捆绑带着因果与缘起的思想来行善比带着被捆绑的思想多了意识 如果...

  • 自证与他困

    自证预言:在心理学上,「自证预言」是存在的,人并非被动地任从环境影响,而是主动地根据个人的期望,作出相对性的思想及...

  • 俄狄浦斯与自证预言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个预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儿(也就是俄狄浦斯),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

  • 周日上午一小时学习总结

    上午学习了心理学“自证预言” 所谓自证预言,就是我们自己认为的,坚信的终将会成为现实,注意,自我认为包括意识与潜意...

  • 自证预言

    今天和朋友聊起了自证预言,感觉很有意思。 一、什么叫做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

  • 你被自证预言诅咒了吗?

    今天看笑来老师《把时间当做朋友》里面提及到自证预言。让我很有感触,想到自己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过这样的自证预言。 自...

  •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摘抄148丨基金表现归因:如何分析一个人的

    基金的业绩可以拆解分析,看收益率来自证券选择还是资产配置(择时)。在证券选择下面又可以继续拆解,看是因为行业选择正...

  • 自证

    路上随手翻到李商隐的《楚泽》,“夕阳归路后”,忽然动念为什么是“后”呢?脑补了下什么场景能符合这一描述,没想到最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选择与自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ac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