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脱贫攻坚,扶了谁?苦了谁?

脱贫攻坚,扶了谁?苦了谁?

作者: 青年自留地 | 来源:发表于2017-12-31 12:50 被阅读0次

正所谓,群众利益无小事,而当下的脱贫攻坚更是关系到4300多万贫困人口的大事,正因如此,这些贫困地区才把脱贫攻坚上升到了极高的政治层次,在这些地区可以说是头等大事,也是不得不完成的政治任务。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全面脱贫是底线任务,也是标志性指标,更是我国即将实现的美好蓝图,全国上至高层领导,下至群众贫困户都在为之而不懈努力。

脱贫攻坚,扶了谁?苦了谁?

当下,绝大多数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但具体而言,我们个别地区所做的一切相关工作是真正有利于群众利益?是真正在为贫困户脱贫而努力?还是在为完成任务而做工作?前段时间,人民日报报道出一篇关于‘某乡镇为迎接检查团仅打印费就花费十多万’的文章,这样的行为不仅受到了人民日报的严重批判,也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愤慨。在如今四风建设的关键时期,如此形式主义究竟为哪般。我相信,这样的“天价支出”在各地区并不在少数,也许确实是印制资料所需,但更多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扪心自问,这样的做法真的合乎常理?是不是可以在完成必需任务的同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脱贫攻坚,扶了谁?苦了谁?

那么,扶贫,到底是扶了谁?总书记曾提出要进行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让他们依靠内生动力脱贫。也就是说,在扶贫工作中,要先扶志,不能养懒汉,要保证扶贫政策可持续,要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必须让贫困户自己发挥主动生产力来脱贫致富,国家政策仅作为辅助,但现实中却出现了贫困户的帮扶措施让贫困户更加不愿意脱贫,心理上更加依靠国家的帮扶措施,非贫困户也争当贫困户的现象。就像前段时间网上热传的小学生作文“我的梦想是长大以后当贫困户”,可能在我们看来很可笑,但不得不说的是反映出个别地区的扶贫确实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变质现象。况且我们扶贫真正意义上是为了让贫困户富起来,收入赶上来,却殊不知还存在我们扶贫的同时,更多的是盘活了印刷厂和文具店的经济,就说那一次次的会议印制的资料,一沓沓的扶贫资料,以及各种各样的档案盒,碳素笔等各种文具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反而让这些经销商富起来了。扶贫,到底是扶了谁?贫困户是真的被扶起来了,还是陷得更深了呢?这是我们应该反思的。

脱贫攻坚,扶了谁?苦了谁?

扶贫,到底是苦了谁?以下这张图片在近日在网络上疯传

脱贫攻坚,扶了谁?苦了谁?

图片中,一位干部正跪在地上,认真地填写着表格,表格旁边是印台,另一位主角是农村老大娘,应该在等着签字按手印,看影子还是正午,我们不知道他叫什么,但是他肯定有一个身份是帮扶干部,在我国大地上,还有无数个像他这样的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奔波着、辛苦着。

对于帮扶干部来说,首先是生活环境,从机关里的“养尊处优”到农村,各方面的条件都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其次,扶贫工作5+2白加黑是常态,扶贫表格一而再再而三的更改更是习以为常,一次成功反而觉得心里不踏实,况且现在因扶贫工作,先是领导问责,处分,撤职,后有判刑坐监,干部职工一提起扶贫,人人自危,生怕出了丁点问题,造成了精神高度紧张;另外,上级下来检查的时候,领导只听群众和贫困户的一面之词,从不与扶贫干部正面接触,更不给扶贫干部解释的机会,工作成绩一再处于被否定状态,连续无休止的超负荷的工作,换来的都是重重问题,这样长期生理和心理的高压态势,也极大的造成了扶贫干部的“苦”,民间有句话,叫贫困户脱贫,干部脱层皮,也是很形象的形容了扶贫干部的不容易。

脱贫攻坚,扶了谁?苦了谁?

脱贫攻坚本是一件利民大好事,确实有很多地区切切实实的为贫困户创造了增收,带动了他们的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脱贫致富,但我们也要看到有个别地区在层层落实中出现了偏差,像贫困户不了解政策以及帮扶措施、不知晓自己受益情况的现象比比皆是,试问这样的结果是我们想要的吗?政治任务固然是第一位的,但我们也不能为完成任务而做工作,更应该看到的是任务的本质,是精准的帮扶贫困户,并且只是起辅助的作用,而不应该成为他们的依赖,更不是仅仅通过纸上做功夫,通过数字来脱贫,而应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下足绣花功夫,才能帮助他们精准脱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脱贫攻坚,扶了谁?苦了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oo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