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苏轼江城子 兼怀袁隆平先生有感

论苏轼江城子 兼怀袁隆平先生有感

作者: 李子心诚 | 来源:发表于2021-05-26 15:58 被阅读0次

昨天被袁隆平先生逝世的消息震惊,找了很多袁先生的新闻和祥光文章来看,最让我感动的却是袁先生的一篇写给自己母亲的家信。

原文抄录如下: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本来想一个人静静地陪您说会话,安江的乡亲们实在是太热情了,天这么热,他们还一直陪着,谢谢他们了。

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母亲怀抱1岁的袁隆平,哥哥隆津坐在旁边

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还记得吗?1957年,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

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安江是我的一切,我却忘了,对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

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

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实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

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毕剥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味道。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妈妈,稻子熟了,我想您了!

原文结束。

如果可以 ,你可以试着朗读信件内容,大声的,缓慢的,试着以一个90高龄的老人思念自己母亲的心情,找找这种浓浓的思念之情,慢慢的朗读,不要顾及随时可能涌出滴落的泪水,坚持读完,你会有更多的体会。

毫无疑问这是一篇充满真挚感情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成熟完美的组词与修饰,没有刻意的组织与层次。但不影响整篇的感情饱满而浓郁,恰如其分的传达给每一个读到他的人,人人都能体会袁老的思念之情,体会那一份遗憾与怀念,自然流畅。

我完全相信这是真情所致,自然而成,没有组织与准备,就是情到深处,笔下生花,水到渠成。

这让我想起苏轼悼亡妻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原文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有过生活经历,不论是结婚或者未婚的人,如果有过真挚,热烈的爱情经历都会有潸然泪下,不思量自难忘的感触。具象与虚拟的交替,生死两重,阴阳相隔,物是人非,对面不相识的凄苦,爱而不得,发妻早亡的苦痛,独留一人在世间挣扎,求索,无处,无人倾诉的孤独,一再的重复,这凄苦世间的一年年的明月夜,短松冈。总有失意人,断肠人在默默怀念,独自感伤。

我以为袁老的这封家书恰好的呼应了苏轼先生的悼亡妻的感情,千载之下,此心此情,你懂我懂。

袁老作为科学家无疑是非常忙碌的,以至于母亲临终也不能陪伴在左右,留下终身遗憾,大科学家也可以是大文学家,事实上很多科学家都写的一手好文章。科学讲究严谨缜密,可证伪,可重复,放之四海而皆准。文学的天地更加浪漫些,可以忠实记录,也可以超出现实,高于生活,更可以渲染夸张,乃至达到思想的边界,勾画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都是可以的。袁老的这封家书无疑是科学之外的,涉及家人,自己的母亲,袁老也希望有来世,也希望能在以后再相见,弥补往日的缺憾,身为人子的浓浓情意透出纸背,这一次科学与浪漫完美结合。

我曾经天真的希望袁老能长命百岁,尤其才注意到原来已经90高龄,袁老已经步履蹒跚,已经到了科学家的晚年。这一次真心希望这封家书能入选语文教科书,难得的好文,二十年来的罕见好文。

相关文章

  • 论苏轼江城子 兼怀袁隆平先生有感

    昨天被袁隆平先生逝世的消息震惊,找了很多袁先生的新闻和祥光文章来看,最让我感动的却是袁先生的一篇写给自己母亲的家信...

  • 江城子·读苏轼词后作兼怀伊人

    编辑作者:小隐山人 改火天涯思无重,再相逢,却匆匆。帆影缱绻,愁惄斩东风。相顾无言泪...

  • 叫魂(兼怀先生)

    文|余世鹏 (一) 大学那会儿,赵学风给我推荐了很多小说,其中有一本叫做《人兽鬼》,当时我听到...

  • 宋词巅峰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宋 ]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 词作分享——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 ...

  • 【晨诵】2018.6.28

    水调歌头 [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 将军的爱情

    《江城子》 ———苏轼 ...

  •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宋代 ·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夜雨——兼怀余先生

    这雨使我完全忽视不了它的存在。洗完澡回到家,我把窗户打开了,那时天上虽然灰蒙蒙的,但是其实没有一点、一丝雨滴,我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苏轼江城子 兼怀袁隆平先生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sz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