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35岁以上职场人去了哪儿##35岁定律##中年危机#等话题屡屡冲上热搜,随便就能收获近亿的阅读量,知乎、朋友圈、头条…… 到处充斥着怎么应对中年危机的回答和文章,“中年职场危机”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大家公认的专有名词。
这让还未到35岁的很多人,内心多少有些焦虑:35岁的职场人就业真有这么难吗?他们都面临着怎样的中年危机?难道除了卖保险,真的就无处可去了吗?
职场“中年危机”真的很难吗?
首先,我想知道,中年危机真的面临一个更残酷的世界吗?
从招聘需求来看,2019年第三季度所有的招聘岗位中,只有5%明确要求求职者的年龄低于35岁。
这个看起来并不高的比例,可能并不能完全说明市场的真实需求情况,毕竟从大家的日常吐槽和我们的小范围调研来看,许多公司对年龄的苛刻要求很多时候秉持着只干不说的原则,并不会明晃晃地写在岗位简介里。
但我们注意到一个变化趋势,明确要求求职者35岁以下的岗位比例,与两年前相比上涨了2个百分点,涨幅其实挺大的(60%)。这事实上表明,35岁职场人面临的境遇,确实是比两年前更难了些。
以这5%要求35岁以下的招聘职位作为研究样本,我们大致研究了下不同地方对中年职场人的友好度。
在各类企业中,要求35岁以下的职位比例最高的是国企,而民营公司在岗位要求中对35岁的求职者其实相对温和。 而从公司规模来看,规模越大的公司,要求35岁以下的职位比例就越高。
10000人以上的超大公司在2017年就已超过6%;500-999人肩部大公司在两年前的比例还仅有2.1%,但两年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至6%。
哪些行业更看重中年人的年龄线?
从招聘网站了解到,要求35岁以下的职位比例越来越高,这个于就业大环境和新兴行业的发展有关。
2019年招聘需求中要求35岁以下职位比例最高和最低的行业。
在众多行业中,银行、外包服务、中介服务、保险和通信行业对年龄的限制最大。也就是说,这些行业中有相对更多的岗位只需要年轻力壮的劳动力。
在招聘中更看重35岁年龄线的行业,多属于大家印象中的传统行业;而在要求35岁以下职位比例最低的队伍中,新兴行业的比例会更高些。
为什么中年的你会觉得“太难了”?
一个行业或岗位对年龄的限制少,并不意味着中年的求职者就会获得青睐。
中年求职者的优势在于有更多经验与技能积累,而劣势在于体力和精力不够充沛,只有在更需要经验而非体力的岗位,中年职场人才会有更强的竞争力。
关键点在于,中年职场人是否进入了自己具备优势的行业。
中年职场人能获得年龄加成从而脱颖而出吗?
我们统计了各个职位要求工作经验10年以上的岗位数量,数量排名越靠前,则意味着这个职位对经验和阅历的需求度就更高,中年职场人也就相对更有优势。
从结果来看,要求工作经验10年以上岗位数量最多的职位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管理向的,包括占比最多的高级管理,以及销售管理、生产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各类管理岗;
一类是专业向的,包括土木建筑、财务审计、医院医疗、机械设计等等。
没有能力每个年龄段其实都有危机: 足球运动员到了30岁一般都要大幅降薪,我觉得35岁的普通职场人应该要接受这个事实。你不接受,社会的毒打会让你清醒的。勿骄勿躁,努力提升自己,同时做好期望管理,少听媒体瞎bb。
但从“中年危机”中脱困的最好办法,确实是找到问题根本那个“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实实在在地缩短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