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日误入简书,我也像模像样的写起了文章。
甚至做起了变现挣钱,当作家的伟大梦想。
有了梦想就有了动力。于是在简村里浏览一番,明白一个道理,想写好,一需要天赋,二需要大量有效的阅读。这两个是最基本的。
还有就是参加各种培训班。
天赋可以肯定是没有了。阅读量倒是可以积累。但是中年妇女的记忆,让人伤心,转眼就不知道看的是什么东东了。
好好的一首词,念叨了一下午,第二天仍不知所云。
但是看着别人的好文,又不甘心。
开始啃起了,有生一来最上层次的一本书《文心雕龙》。
第一次读完序,就放弃了。第二次又读了十几页实在是看不下去,继续放弃。
又过了一段时间,思来想去,也为了装点自己高大上的阅读档次,还想把他读完,就又从头开始。
这样反复了三,四,五,等N次后,最后记不起是第几次,削尖了脑袋扎进去,总算磕磕绊绊,囫囵吞枣的勉强读完。笔记也记了,金言金句也摘抄了。
可怜最后还只是记住了一点皮毛,写文章一切遵循事、物的本来自然之道。可修饰可雕琢,但不可过之。其他的也就是如浮云般,无从谈起。
至于如何消化理解运用,不管我的事儿,交给苍天吧!

再有就是参加班。汪曾祺说的好,参加班也不是不可,关键是看谁的班,用什么方法去教。当然这不是原话。
目前在简书,我心目中的作者还没有开班,所以培训班暂时还是免了。
自从开始写作,再看书就不如从前那样惬意了。以前看只顾看的热闹,现在是带着目的。
一会儿揣摩作者为何这样开头,一会儿留意景如何描写,人物心里,对话怎样叙述。深知自己底子薄,水平差,就连的、地、得都要留意如何准确应用,等等。
最后反而失去了阅读的兴致。
一圈下来,读也没读好,越想使劲写,越写的是牛不像牛,马不像马。
唉——!一声感叹。
梦想易有,实现难得。前景光明,道路坎坷。
本来可以舒舒服服地走中年傻妇女路线,偏偏放弃走起了才华之路。
一切源于喜欢。
忽而又一想人生不易,也不能太为难了自己。
索性管你名家名篇如何描写,我只管看我的热闹。享受看书的乐趣。
管你变不变现,成不成名家,我只写我所想,书我所愿。
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后半生,有个喜欢的事儿干,自个逗自个玩儿罢了。
爱谁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