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山晓丹真的是跟我说过n次了,我以为就是个小山而已,所以每次去稷山都是主要是为了和晓丹说说话吃点好吃的。
这次考完,晓丹又提起爬山,我就想,嗯,还是去一下,左右没事。然后就去了。
说真的,去之前我都不晓得这山竟然还有名字!!!
去的那天早上老爸对我7点起床这件事一脸茫然:晨晨,你这是要去哪儿?
我:爬山啊,跟晓丹约好的。
老爸更茫然:去稷山爬云丘山?
我:那山竟然还有名字?你竟然都知道?这山这么有名么?
老爸更懵:你爬云丘山穿牛仔裙去?还穿短袖?还只拿手机钱包?你好歹带点干粮啊!
这下轮到我懵了:爬个山而已又不会爬一天,况且咱么这山能有多高?穿短袖我都嫌热。放心~今儿个没雨~
说完就溜了。。。
留老爸一脸懵逼。
事后我才充分体会到老祖宗那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深刻道理......
见到晓丹的全副武装,我才第一次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出了点岔子?噢不,是很大的岔子。。。
晓丹也惊到了:你怎么连个外套都不穿?会冷的~
我嘿嘿笑,我才不要告诉晓丹我小瞧了云丘山,以为顶多一个多小时上下,也不会告诉她,我的外套同这身衣服都不太搭配,我宁可冷着也不要穿,太丑了。我继续嘿嘿嘿。。。
晓丹真的太周到,不仅查好了路线和票价,还联系了她开出租车的叔叔,以防万一没有车去,回来会没有车来。
这个真的很关键,这次幸亏了叔叔,不然真的回不来了。
晓丹说她上次从后山上的山,于是我们决定这次从前山上山。晓丹说,云丘山的景,春夏秋冬各有不同。她是本地人,基本上四季都来过了。真的差别很大,尤其是下雪的时候,特别好看~
说得我心痒痒~我想着,这肯定不是我最后一次来云丘山,下次我还要来,趁下雪,爬后山。
10点多到,走到11点多,一直都不像在爬山,就像进了田园古村一样的地方,跟蒙山大佛那里的景致有几分相似。
这里的民宿很有特色,山西特色,很传统,也很精致。生活气息十分的浓郁,同快速浮躁的现代化截然不同的感觉,让人心变得静谧。
途中晓丹跟我说,有一个综艺节目《72层奇楼》有在这里取过景。我惊奇了一下:竟然这么出名!怪不得我每次来稷山你都想和我去爬山。
民宿保持得相当原汁原味,有结婚的新宿,里面有陈设新房,也有假人摆设,有风俗简介。还有村长家,我还坐了村长的椅子~屋子里有灶台厨具,还有佛龛。还有各种剪纸刺绣品陈设,还有古村在开放之前人们的衣服挂件。那衣服真的好大,感觉都能把我裹个几来回的那种。这干活真的方便么。
好后悔啊,没拍什么照片,下次一定要带上两个充电宝拍个够!
看得出民宿里一切都是手工制作,相当精致。椅子凳子都是原木,相当厚重的历史气息,可把我给激动坏了。
村长家还有大圣在,还放了一个牌牌,上面写着:大圣喜欢你离他远一点~哈哈,这可爱~
大圣一直在抓虱子,要不就背对着我们睡觉,大圣还小,长得十分帅气,躺的姿势也十分有意思 ,真的是跟电视里的大圣一模一样,举手投足都具备王者之气,以一种睥睨天下的姿态面对我们,真是让人相当欢喜。
村长家有一个很有特色的祭祀台。祭祀所用的牛羊猪并不是规整地放在桌子上,而是在两根垂直平行的柱子上绑上绳结,将各种牲畜头骨穿插于其中,做得相当严肃有个性。让人一看便知晓这是祭祀台前。
再一次后悔中...不过祭祀佛像这些东西有忌讳,应该是不能照相的。真的好生雀跃,有些东西书面上和实际体验真的是云泥之别啊~
这个山真的是连绵不绝~爬到玉皇顶真的是整整一天,爬到下午5点多才坐3号索道下山。我跟晓丹说,今天要没晓丹这份执念我真的不可能坚持到玉皇顶。我的娘嘞,真的太累了。。。
我感触最深的景和云丘山的名字有关系。
刚开始在山脚下的民宿时,只觉得上面雾很大,根本看不见山顶。那时我还以为云丘山是一座山。
后来爬着爬着爬到了雾里,只能看见自己和周围的景,稍远一些就白茫茫一片,看不见天看不见山脚,什么什么都白茫茫的,就像进了世外真人的所在,感觉灵气极盛,雾气腾腾。遇见一位下山的叔叔,他听见我叫唤好美的景说,你要上山看,那里才漂亮,你在雾里看雾要看个什么景?听了这话我瞬间满血复活。
真正到了山顶,我才意识到叔叔的意思。原来今天是个大晴天,还是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因为沉沉的雾气致使山顶和山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气候,好神奇~
云丘山这名字起的极好,云丘~云丘~
放些网上照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