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古诗1

作者: 夏兰朵朵 | 来源:发表于2020-05-15 06:28 被阅读0次

今天读李白的一首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终南山即位于陕西的秦岭,唐代士人为了仕途进迁多借隐居在此待价而沽。李白的这首诗作于天宝三年744年春,想必诗人也是为了仕途而来,可他不是上山隐居等候官场消息的,从诗题得知,他已经下山,顺便来到田家访问一个姓斛斯的隐士。这位隐士,可能是一个为等候功名而隐居多时的山人,那天晚上,李白留宿他家,他以酒相待。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春天的傍晚,暮色苍茫,这时我从终南山往下走,半途抬头,看见山上的月亮也跟着我一起归去。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读第一句就让人感觉很陶醉,如临其境。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回头看看走过的小路,在深青色的暮色中横亘在半山腰。

诗人来到此地,想必是出于对美好仕途的追求而来,也是为了施展抱负!当时的唐朝,虽然国势强盛,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但是社会已是矛盾加深危机四伏,官场日趋黑暗,入朝为官,谈何容易。而这样的政治局面,与诗人的理想也是不相符的,于是他退出了,走到半山,回头,空有一心的美好幻想而无现实可着陆,诗人会留恋吗?不会,他走得更快了。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这位斛斯氏山人拉着我的手,来到他隐居的田家,一个小孩出来,打开了柴门。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我和他们一起走了进去,一条幽幽小径边上,栽种着翠绿的竹子,悬挂着的青萝轻轻掠过衣衫。

读到此,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细腻愉快的心情。他并没有因为仕途不顺而感到沮丧,渐渐体现出一种超脱的情怀。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很开心能在这里得到休憩,我们一同把酒言欢。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长歌而吟松风之曲,到曲尽时已经是深夜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场面是雅致而不落俗套的,诗人和斛斯山人共饮美酒同吟唱松风之曲,直到银河的星星都睡了稀疏了还不散去,多尽兴啊!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我醉了,君仍乐在其中,我们欢乐啊,都忘却了与世相争。

最后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完全做出了离开官场的决定,表现了心地淡泊,与世无争的中心思想。

陶然共忘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古诗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hq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