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42周总结(10月9日-10月16日)
这周应该算是正式开始践行时间记录法的第一个完整工作周期,还是一个七天上班的完整周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在这周里,也了解了目前主流的时间记录方法,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另外一种,就是时间块记录法。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追求的不是事无巨细的把一天时间的花费都记录下来,而是规划自己的时间花费,把一天中,用于较为重要的时间进行记录,例如工作、学习、娱乐、或者家庭。而时间块记录法,则是将一天的时间进行详细的记录,配合最近在APP STORE 很火的时间块应用,可以很方便快捷的将一天的各个时间段的时间使用去向记录下来。

两种时间记录法我都进行了试用,个人更倾向于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认为没必要事无巨细的对时间进行记录,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时间的使用都是琐碎的,无法按块进行记录,而关注重点工作的重点时间花费也比较符合我对事物和工作的认知,抓大放小,关注重点。
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的践行,我认为需要经过几个阶段。《奇特的一生》里面写到柳比歇夫从开始践行时间记录法到他的时间记录法彻底成型,大概用了几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柳比歇夫不停地对自己的记录方法进行改进,调整。
目前,我认为自己处在时间记录法的第一阶段,我将第一阶段定义为时间记录的意识养成阶段,该阶段对什么时间都想记录,又因为没有将这个习惯固化,常常忘了记录时间,或者在APP上开始记录了时间却又忘记停止,这样的结果,也就常常导致自己患得患失。但是,总体上,在这个意识养成阶段,最重要的是,在脑海中可以种下时间记录的意识,我认为,经过这周的实践,已经初步养成了时间记录的意识,达到了自己的初步目标。
时间记录法只是自我管理的术,对记录后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才是自我管理的道。柳比歇夫对自己的时间记录,每周、每月、每年都会对他的时间花费进行总结,并进行反省,这才是它能够最终取得如此成功的关键,没有反思、没有总结,单单进行时间记录,对自我提升是微乎其微的。
以下,是2016年第42周的时间花费总结:
Activity Type | Duration | Percent |
---|---|---|
Total | 126:05 | 100.0% |
起居 | 56:22 | 44.71% |
工作 | 33:49 | 26.82% |
交通 | 06:49 | 5.42% |
起居+娱乐 | 06:30 | 5.15% |
上网 | 05:59 | 4.75% |
学习 | 05:36 | 4.45% |
杀时间 | 04:26 | 3.53% |
娱乐 | 03:14 | 2.57% |
小休 | 01:26 | 1.14% |
仪式 | 00:47 | 0.63% |
交通+上网 | 00:28 | 0.38% |
交通+阅读 | 00:22 | 0.29% |
阅读+起居 | 00:08 | 0.11% |
运动 | 00:03 | 0.05% |
起居+工作 | 00:00 | 0.01% |
本周,用TIMETRACK.IO进行的时间记录总时长为126个小时,其中重点关注的几个时间花费为:
- 起居时间:56小时22分钟,占时间记录的44%;
- 工作:33小时49分钟,占时间记录的26.82%;
- 学习:5小时36分钟,占时间记录的4.45%
- 阅读:22分钟,占时间记录的0.29%
-
起居时间的记录最为完整,保证了7小时/天的睡眠时间
很有意思的是,睡觉的时间记得最多最全,也跟睡觉记录的难度是最低的有关,晚上睡觉开始计时,起床按掉计时,简单方便,因此,如何使时间记录的简便易行,也是能够保持时间记录能够坚持下去的关键。
-
工作时间花费33小时,平均一天的工作不到5个小时,我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一天有这么多的时间用来工作,可见自己的工作效率太低。
-
学习时间花了5小时36分,主要是周三的时候去了图书馆,其实5个小时里,主要的时间也是用来找书,实际看书时间不长,谈不上学了5个小时。
-
这周基本上没有给自己留时间出来阅读,反而是在娱乐、看剧、上网等事情上花了很多时间,应该反省。
通过上面的分析,在一周的时间花费中,工作、阅读、学习(这些时间我称之为有效时间)等对个人提升有关的时间花费加起来不到40个小时,这周总共七个工作日,平均每个工作日的'有效时间'不到6个小时,时间利用效率太低。比起柳比歇夫,一年2500多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而且还在70岁高龄的时候能够保持这样的工作强度,差距甚远,应该继续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