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0.29 星期一 晴
【一】
虽然不喜欢聊过多家长里短的天,在工作的时候和同事相互聊抱怨的内容,以及工作中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话,但还是忍不住的带着类似抱怨的动机和同事聊工作中的那些奇葩事和奇葩人带给我们的“伤害”。
我觉得我们每天都会受很多次的箭伤,也不好说是客户,还是自己,又或者说,最终还是归于心态的原因吧。
每天做着同样的事,面对着不同的客户以及差不多相同的问题,受的伤也是差不多,因为伤的不够重,不够到看开,心态真正平和的程度。
说到这,其实也牵涉到我们要知世故而不世故这句话,我们很多人的看开里包含的是更多的无奈,与其说是看开,也可以说是屈从于无法改变的事实,又或者说只是把无数的问题都压下来。
我看开了,唉,说了也没用,随它吧,就这样。即使这不是真正的看开。
真正的看开可以好比说即使对方曾经伤害过我们,即使我们是敌人,但是面对他们我们心中没有了计较,没有了情绪,只要改邪归正,我都可以原谅的心态。
我感觉好像每天都会朝自己射很多箭,受很多箭伤,包含着无奈,包含着恨铁不成钢,包含着控制欲,有时候会控制不住的迷失自己而出口伤人,事后想想,那不是本心的。
毕竟事后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过程,所以体谅和很多来往之中都是需要相互的,礼尚往来。
这样的箭每射出一次,带着强烈的情绪波动,带着魔鬼的冲动,射在心里,只是伤了自己,受的是内伤,就像武侠片中高手受了内伤,不能吭声,只能把血再咽下去。
我感觉我们每天都要受很多箭伤,只能蒙声吞气。为什么我们不停止这种伤害?明知道会伤害自己,还每天都继续,还把它作为谈资?有点自作自受。
我感觉我们每天都会受很多的箭伤,受了那么久的伤,也是时候该醒醒,反省,总结,解决。
作为谈资的,从来不能是那些被自己搁置甚至伤害自己的问题,而是那些有着汗水与泪水的结晶。
【二】
把视线从玻璃窗外带回到眼前,虽然不得不说现在的生活除了三点一线的生活范围就是自己的桃花源地,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不知今夕是何年。对外界没有运转的大脑,每天的重复早已把玻璃窗外的那一框风景变成了一幅风景画,静态的。
回头,看到办公桌下的《原则》,那是从明天开始翻读的书,虽然已经看了的十来本早已经好像被遗忘,就像被大部分读了几百本书的读者所背负的“诅咒”一样的效果。可是也试着猜想,该读个几百本再说吧,这或许也是读书的一个过程。
读书,有为了提高见识,也有的为了享受,也有的,是因为兴趣,等等。可是我相信读书,我也相信写作,相信类似的文化所自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好像是一个月前,我决定报考注册会计师了,明年我会考两个考试,一个初级,一个注会,那是下定决心的改变。
所以我每天的生活除了听课,除了作业,除了备考的一切,就是每天雷打不动的十分钟练字和二十分钟的阅读。
十分钟的练字发现也是一种练习写作的好办法,自由发挥,又或者摘抄些什么。
二十分钟的阅读,我读了五本书,每天其实不仅是二十分钟,其实每天阅读,不仅仅只有二十分钟的瘾,我开始有意识的主题阅读,比如最近的大冰老师的书籍。散文类。
我也开始了早起,没有一天的间断,计划起的更早,一日之计在于晨,不过得先把早睡这关攻破。
说到早睡,想到了今天的关于著名央视主持人李咏老师病逝的消息。刚听到真以为只是网上的炒作,确认后,却也被感触。
自从上次同事的意外离世,我似乎变得关注死亡,似乎变得更珍惜自己的生命,更深刻的感受活着的意义。
也以为生命可能每天都有在逝去的,年龄越大,经历的生死也好像越多,越珍惜活着,越明白健康的意义,也应该会越来越看淡,越来越看的开世俗的事,即使,我经历的并不多,也好像一直活的很轻松,更好像没有资格去说看开看淡。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独有的路,所以,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看开,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看淡,而经历浅薄的人,也有着自己的感悟,并影响着未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念过往,不惧未来;
只争朝夕。
有所感,只是还没到真正能够把它们溶于血,深入骨髓,但却开始有了痕迹。
【三】
箭伤、抱怨、死亡等等,属于平凡,归于心态,心若向阳,无谓悲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