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垂毅
自古以来,曹操在人们眼中便是阴险的狡诈的,殊不知那只是曹操的面具,今天我们便谈谈曹操面具后的那些事儿。
在阴险的面具下,曹操也有侠义的一面
少年曹操最为人所不齿的就是劫人新娘的事了。那次,曹操与袁绍百无聊赖,于是想到了劫新娘的鬼点子,他们在逃跑的过程中,袁绍掉进了荆棘丛中,无法脱身,曹操便喊:贼在这。袁绍大吃一惊,在恐惧中竟然不知怎么生出了一股力量,跳出了荆棘丛,两个人都逃脱了。
这件事看上去,曹操做的好像不太地道,有出卖朋友的嫌疑。但是,别忘了,曹操也是那些人追的对象之一,被抓住可是要挨棒子的,他本可以选择独自逃跑,可他没有,而是救出袁绍,再一起逃跑。这不仅不能说明他阴险狡诈,反而说明了他重义气的品格。
在狡诈的面具后,曹操显得很无奈
作为政治家,曹操最让人诟病的就是他自编自导的梦中杀人事件了。曹操一夜都不睡觉,心腹之人为曹操盖被,而曹操却杀了他,还装作不知道,这难道不是阴险的体现吗?的确,利用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确实是奸雄的体现。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别忘了,当时,因为曹操的地位,当时有许多人要害曹操,连少年好友袁绍,不是也派刺客来害曹操吗?曹操只是力求自保。正是因此,曹操梦中杀人这件事,其实是不得不为之的。
摘下面具,曹操的庐山真面目
正如许子将所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当公安局长时,他严肃纪法,敢于打压权贵,为官一流;带兵打仗时,他望梅止渴,善于激发将士,为将到位。
作为建安文学的缔造者,他用诗歌揭露东汉末年“白骨曝于野,千里无鸡鸣”惨状,为民之心可嘉。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绝妙好辞”等小故事中,看出曹操的胸襟气度。像他这种地位的人,易犯刚愎自用的错误,但曹操却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而且尊重有才华的人。
这样的能臣为何却走上奸雄之路呢?
曹操为什么带上了阴险狡诈的面具?
这是因为虽然曹操既想当能臣,又有做能臣的才华,但是时代不允许。朝廷腐败,群雄割据,他不得不选择成就一番霸业,不得不变得阴险狡诈。正是因为这样,注重才华的乔玄才会如此欣赏他,而注重道德品质与出身的文人宗世林却看不起他。
曹操虽然选择了奸雄之路,却也还算诚实,只有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袁绍刘备孙权等人,哪个不想呢?因此,曹操最多是真小人,而不是伪君子。实验表明,伪君子比真小人对于社会的危害更大。说到底,三国时的群雄角逐,并没有真正的“义”,大家都是为了天下而已。
在阴险狡诈的面具之后,曹操其实是一个有能力,有才华,有野心,有天下之人,实在比伪君子可爱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