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又到了开学的季节。说实在,一到这个季节,我的情绪就比较低落,因为不受控制的回忆起自己那些年的开学经历。
小学时代。
1992年秋天,我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但是村里只有一所公立小学,而我们这些85左右出生的孩子又特别多,是一个人口高峰期,村里的小学人满为患,想进去上学,还得找各种关系,结果到开学了,学校也没通知上学,说是让再等等,学校要再找教室,等教室安排好了,再招生,等吧!这一等就是半年,过了春节,学校仍然没有教室,仍然招不了生,这可咋办?再等半年?
正在这时,邻村的一个高考落榜生抓住了这个机会,在他的家中开办了私立小学,于是,1993年春天,我终于上了小学,虽然只是在个人家里,虽然是趴在石板桌上上课,但是终于有学上了,心里倒也是美滋滋的。虽然,我们有时会羡慕村里公立小学的二层楼的教室,木头的课桌,还有那下课、放学时的钟声......
不过,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关键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成绩,我们的老师是夫妻二人,都是正宗的高中生,差一点点考上大学,所以教学水平还是很高的,小升初时我们班的成绩完胜村里公办小学的成绩。
所以我的学习工作简历的第一条就有了:
1993.03-1998.07 **市**县**镇徐庄一私读小学。
初中时代。
5年半的小学生涯很快结束,我以全班第3名,全县276名的成绩升入县一中,这对我的家庭来讲绝对是件可喜可贺的大事,要知道当时3000多口人的村子,每年能考到县一中的也就是个位数,大部分都去了乡中读初中了,而今年我村考到县一中的8人中除了我还有我的一个表哥(1984出生)、一个表弟(1986出生),亲人们非常高兴。我们也高高兴兴地过了一个暑假,开学前,母亲缝了被褥,用塑料袋缝好了垫子,开学那天,父亲开着三马车拉着垫子、被褥,还有我们三兄弟高高兴兴地报到上学了。
报到时,还有一个小插曲,表哥的性别被登记成了女生,她的班主任一看性别不符,就不让表哥报到,这下可着了急了,这找谁说去啊。父亲去找到表哥的班主任,发现这班主任张老师是我家的老邻居,不用说,这事就好办多了,表哥也顺利报到上学。自此,开始了我们的初中生涯。
初中的日子不是那么好玩。每年秋季开学主要任务是拔草就不说了,这不算啥,还挺有趣,食堂的饭菜超级难吃也能忍,最折磨人的就是受人欺负,被人抢饭票。
当年正逢教育普九验收,也正好赶上县一中和实验中学分家(一中只有高中,初中改名叫实验中学),所以那时学校正在大搞建设,围墙也全拆了,我们最开始住的宿舍是解放初盖的房子,睡的是水泥炕,后来改为上下床,一个宿舍100来人。因为没有围墙,到晚上经常有城里三关三街的小混混带着砍刀跑到宿舍抢饭票(当时学校的饭票是硬通货,录像厅、台球厅、小饭馆都收),所以我们晚上睡觉都得穿着衣服睡,就这样也被人抢走过几次饭票,也被打过两次,但是咱是上学来了,不能打架,能忍就忍了。回到家,也不多说,说了也没有用,只会让母亲担心,尤其是开学没多久,村里的另外一个小伙伴和人打架被打成粉碎性骨折,弄得这些家长更是担心。
但是,自己不找事,事还真找自己。11月份,天气已经比较冷了,一天晚上下了晚自习,表弟发现自己的铺盖卷没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床铺,这么冷的天,这可如何是好,他们亲兄弟俩加上我,哥三个那个着急啊,这怎么能行,这学还怎么上?我说,不行,咱们得把被子找回来,怕个蛋,谁怕谁还不一定呢。于是他们兄弟两人抄起板凳腿,我从床上卸下来两尺多长的三角铁,挨着宿舍找表弟的铺盖卷,还别说,真被我们找着了,一个初二的学生盖着表弟的两条被子,下面铺着表弟的褥子睡得正香,我们把他捅醒,他看到这阵势没敢动,老老实实把被褥还给了我们。经此一事,我们哥三个也算出了名了,一般的小混混也就不敢欺负我们了,我们把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第一次期中考试我就从班级32名前进到第1名,后来我们三人都上了大学,现在我在省城,表哥在县信用社,表弟考上了二炮,现在还在部队服役。
当然,初中的三年每次开学都不想往学校走,宿舍条件差,食堂条件差,学校管理乱,但没办法,学还得上,每次周一就开始想家,当时好多同学都是这样,每周一下午吃完晚饭,大家用饭盒端着水往教室走,这时谈论最多的就是想家......
高中时代。
初中毕业,中考我取得了班级第一,全县第七的成绩。这年,市里的高中第一次来县里招生,这样我就被**省第*外国语学校录取了,这在当年是很时髦的,每个市里选一个不错的中学建设外国语学校。高中时代是最美好的回忆了。吃得好、住得好,学习也很带劲。当然,从农村孩子到市里,心理上会有一定的落差,会有一定的适应时间,但是咱是皮实的农村娃,从差的地方到好的地方,那还不好适应。高中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目标就是top2。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高考前夕,父亲查出生病,做了手术,不敢让我知道,这越不让我知道,这心里就越打鼓,高中三年来,每周末父亲都会和我通话一个多小时,但是高考那年的5.1不仅没让我回家,并且之后打家里电话一直没人接,直到高考前夕打家里电话,响了好长时间是本家一个大爷接了电话,后来才让我父亲接的。我是感觉其中不妙,弄得成天心神不宁。多重因素下,高考考得不理想。高考结束回到家,才知道父亲被查出癌症早期,说是做个手术就没啥事了。
最后,高考成绩刚够重点本科线。
大学时代。
说实在的高考那年是我最差劲的回忆,高考考的不好,高考结束后赶紧往家赶,当时已经开始麦收,下了长途班车,背着、拎着、拖着大包小包的回到家,只有父亲一人在家,在沙发上躺着,看着也没啥事,见我回来了,很是高兴,聊了几句后告诉我,母亲和弟弟、妹妹下地收小麦去了,让我赶紧去帮忙。我心中犯嘀咕,父亲这是生病了?什么病?到地里,自家的小麦已收割完毕,母亲和17岁的妹妹、14岁的弟弟正在装袋,小姨夫开着三马车过来帮忙拉麦子。弟弟告诉我父亲的情况,母亲说没啥事,做了手术了,养养就好了。
后来,高考成绩出来,不是很理想,但看和谁比,这成绩也能上个差不多的大学了,父亲情绪平稳(后来想,如果当时高考成绩好点,父亲估计会很高兴,对病情恢复应该有很大帮助)。父亲的状况整体平稳,吃中药调理,整个假期,我就在买中药、熬中药中度过。到入秋了,也快开学了,父亲出现吃了东西不消化的状况,不知是心理的原因还是吃中药伤了脾胃或者是着了凉,状况一天天恶化。而我呢,有心再复读一年,但看到家中的状况,这想法就埋在心底,报志愿时专门挑沿海城市的大学报,为了到时候方便带父亲去散心,以有助于恢复。到我开学时,实在是不放心,不想往学校走,但是不走吧,父亲又会比较自责,心理压力会更大,母亲也劝我该上学就上学去,都在家耗着没有一点用。最终开学时,我带着满腹心事踏上了列车,赶赴千里之外的大学,列车上很挤,连个站的地方都没有,苦熬14个小时终于到达Q市,我的大学生涯开始了。
军训快要结束时,9月26日,接到叔叔的电话,让我回去,我知道可能是父亲的状况不太好,赶紧回家,父亲已经不能说话了,这近一个月吃东西不消化,各种手段用尽也无济于事,叔叔说给我打电话时,医生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了。在家待了一个星期,父亲的状况反而逐渐企稳,他见我天天在家,很是着急,催促我抓紧返校,无奈之下,我又返校。到学校之后,整天也是心神不宁,每天往家打电话,询问父亲情况。农历9月14日的夜里,接到家中电话,父亲走了。我立即从学校赶赴火车站,硬挤上火车,掉了一路泪,回到家里已是晚上11点多,本家长辈、舅舅们都在,就等我回来,起灵下葬。
办完父亲后事,叔叔的意思是我就别再上学了,赶紧娶个媳妇成个家,叔叔也是好意,以我家的状况,我继续上大学实在是不合适。但是母亲和舅舅们坚持得让我上完大学,这我才得以继续学业。
大学四年,自己真的很拼,我始终抱着一个观点,我来大学是学习来的,主要的精力必须放在学习上,如果来大学把主要精力放在打工上,那我何必上大学呢?直接去做生意不得了。但是,家庭原因也逼着我得解决经济来源问题。于是,结合自身和家庭实际,我制定了这样的计划,首先,保证每学期都得拿到一等奖学金和贫困生一等奖学金,这样每学期有800元的收入,其次,打工不能占太多精力,要干一些有技术含量的。于是我在培训机构和书店打工,从推销课程到后来当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老师,这样每学期也有个3000元的收入,这样的话,学费和生活费就解决了。后来的情况是,我连续七个学期获得学校的一等奖学金和贫困生奖学金,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打工收入也不少,2007年的暑假跟着亲戚做外贸生意,赚了4万元,这下经济来源问题彻底解决。大三、大四我就全身心投入到了学习之中。当时的目标就是考研,考TS实现高中的梦想,可家庭情况又不允许我接着读研,这就有点太自私了,但自己实在是不甘心,于是我选定了TS最好的系、最难考的专业,考上了就上,考不上正好,自此开始了从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跨考TS电子的艰难之旅,其中难度自不必多言。最终考研失利,但是可以给调剂到工程硕士,一共4万的学费,这学费加上两年的时间,我感觉是耗不起,最终调剂到京城另一所学校的工学硕士,弄了一个公费名额。后来自己又参加了公考,可以回家乡工作。
硕士生涯。
研究生开学时,自己正在老家的乡镇干着禁烧的工作。不识一个字的母亲,硬撑着让我读完大学,妹妹还在读大学,弟弟读完初中,感觉自己成绩不好,15岁就外出打工,我还要接着读研!这太混蛋了。当然,这个研究生就没有读成。
但自己内心的那个TS梦一直在,想着,等弟弟成了家,妹妹上完大学有了工作,自己再接着考。转机在2011年出现,在网络上得知TS的公共管理硕士是双证全日制的,接受在职人员报名,并且是参加1月份统考,我考虑这个含金量也可以,干脆考考试试吧。于是,TS梦以这样的方式圆梦。
回忆自己的这34年,1-20岁挺顺当,家庭状况在村里还算可以,自己也过得无忧无虑,悠哉乐哉,20岁哐当掉到了大坑里,疼的你都不想起来,但是不起来不行啊,你不是一个人啊,于是一点一点的从坑底往上爬,别人是从平地起步,我这差不多是从坑里起步吧,没有任何可以把住的地方,就得从烂泥坑里,深一脚浅一脚的往上爬,好在是爬出来了,现在终于是回到了平地上,看到了四周开阔的视野,也能够和大家一起往前走了,虽然自己的脚上还沾着泥巴。
14年来,第一次这么系统的回忆过往的经历,这说明自己已经释然了,说明自己已经从刻意回避到淡然处之再到现在的主动面对。这么多年也有这样一个体会,当身处逆境时,表吭气表咋呼表哭天喊地,没有用,埋头干事,扎扎实实走好路,没路也得踩出路来,烂泥坑总会成为过去,平坦的土路、砂石路、柏油路、高速大道就在前方,只管走就行了!
博士期待。
博士我肯定是要读的,就在这几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