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同事讲英语课文有向我询问,但是说来惭愧,只是看过简介也忘得七七八八,虽然只是其中一个环节的问题,看看大概内容,但是足足被吸引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口气读完它。

读完《汤姆·索亚历险记》,最大的感受是如果你只是被孩子的淘气吸引,那你就错了,而是大人与孩子间的隔阂,大人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渴望,难于用语言和行动表白,深藏于胸,“别离”才知珍惜,而回家后却依旧如常如旧,大人的想当然,小孩儿的世界你不懂,亲情、友情、爱情,还是会给你全新的解读。
《圣经》是这本书的纲领,不时见文中引用,‘不用刑杖的,是恨恶儿子;真爱儿子的,总设法管教’‘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因为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它可以造就伟大的人,让他成为有用的人”“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去年夏天比尔·特纳淹死的时候,大家就是那么捞的。他们向河里开炮,让他的尸体浮上来。对了,他们还往面包里灌上水银,放在水上让它漂,据说哪里淹死人,面包就会停在哪里”“另外两个孩子承认汤姆说的有道理,因为要是不念咒语的话,一块没有知觉的面包怎么会像人一样办事聪明,担当如此神圣的使命”精神圣地不容侵犯,精神的皈依——心灵的家园,有精神信仰的世界显得纯净。

俗语运用得比较多,“老狗学不会新本事”“烧掉了毛的猫——看着还算乖巧”“无火不起事”,俚俗却很真实,很有地方特色,为典型环境铺设提供有力条件。
迷信的说法一大堆,“鬼魂捉走坏蛋的时候,你就把死猫扔过去,嘴里念叨:‘鬼魂跟尸体去,死猫跟鬼魂去,瘊子跟死猫去,别再来缠我!’瘊子就去掉了。””“那串响珠是用响尾蛇的响尾做的,可以避邪。”也很新鲜,很有国情特色,民俗不同的缘故吧!
还会不时有比较奇怪的说法,“相互怀有敌意的印第安人必须事先讲和,才能在一起友好地分吃面包”。

汤姆密友是乔·哈珀,“两个男孩平日里是肝胆相照的朋友,礼拜六就变成两军对垒的死敌”,淘气时自然少不了哈克。三个臭皮匠快赶一个诸葛亮了,确实如此。
淘气顽劣的汤姆也会做着让人刮目相看的事,吸引汤姆的那件事,就是他刚从一个黑人那里学来的口哨新吹法。汤姆如获至宝,心里痒痒恨不得赶紧找个僻静的地方,痛快淋漓地练习一番。用那种方法吹口哨,音色独特,婉转流畅,好像小鸟欢唱。吹的时候,舌尖轻抵上颚,随节奏间歇收放。(如果读者曾经是个男孩,大概还记得该怎么吹吧。)
低沉的时候也会压抑着他人,“在他看来,生活充其量就是一团乱麻。他甚至羡慕最近刚刚死去的吉米·霍奇斯。他想,躺在地下,长眠于梦中,飒飒风声掠过树林,吹拂着墓地上的花草,再也没有忧伤和烦恼,那一定很安宁。假如他在主日学校有个好名声,他情愿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一了百了。”

有时候受伤了,也会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为自己疗伤“他开始乱舞一通,痛打假想中的一个孩子,拳打脚踢,挖他的眼睛。”“哼,看你再敢?你叫呀?喊饶命呀?先给你个教训!这场假想的决斗结束后,汤姆感到心满意足。”

汤姆不开心的究其原因有三:
一是幼年失扈。没有亲生父母的呵护,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好在有姨妈收留了他,不至于情感的天空完全垮塌。
二是姨妈苛刻。姨妈这人“刀子嘴豆腐心”,嘴黑心善,总是做出令自己都后悔的暴力事件。“汤姆郁闷地回到家,姨妈一见他,劈头盖脸就是一顿乱骂。看来,他带回家的烦恼是消不掉了,就像销不掉的库存货。”
他是变法的淘气,怎么高兴怎么来。有时不不失为机智。淘气惹得姨妈生气,罚他给栅栏刷油漆,无聊的他想尽办法要与玩伴换工,宁愿去打水,还可以与其他小朋友玩耍,但被及时赶到的姨妈给制止了,直到后来其他孩子主动跟他刷油漆,是觉得这也是一个好玩的事,结果不但刷完了所有的栅栏,还换来了不少小玩意儿,别提心里多美啦,而且姨妈为此还奖励了他,不过顽皮的他又会顺手牵羊,顽劣至极!家有小鬼,日子不好过哦,可是防不胜防!

三是学校制度教条。主日学校背《圣经》得奖励,汤姆耍了小聪明在同学那里换了一些券,而最后得到校长及法官大人的表彰,但也被简单的问题难倒的尴尬,荒唐而又不失幽默。
“暑假即将来临。一向严厉的校长变得比以往更加苛刻,要求更加严格,他想让全校学生在“大考”那天表现出色。他的教鞭和戒尺现在很少闲着,至少在年龄较小的孩子身上派上了用场。只有年龄最大的男孩子和十八至二十岁的大姑娘才免受鞭笞。”

汤姆开心的事有一样——英雄主义:
一是讨女孩子——贝姬开心,“爱情”的长跑曲折得很,走过相依相偎却闹掰,有过相离相恨却和好,一笑泯恩仇。
二是当海盗找宝藏。
“小丑的轻佻、插科打诨和斑纹紧身裤,是对人格的侮辱,朦胧的爱情是浪漫而神圣的,容不得那些东西的侵犯和亵渎。
不!他不当小丑。他要当军人,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身经百战,凯旋而归。
不!他不当军人。最好是加入印第安人,和他们一起去捕猎水牛,然后远征,深入绵亘的群山,驰骋于荒无人烟的西部大平原,将来当了大酋长,头戴插满硬挺羽毛的头饰,脸上涂着令人生畏的油彩,威风凛凛地回到镇上,在某个令人昏昏欲睡的夏日上午,突然踏进主日学校,嘴里大声呐喊,震耳欲聋,令人血液凝固,让昔日伙伴们都嫉妒得眼珠子冒出火来。
不!他也不想当大酋长,还有比大酋长更了不起的人物。他要去当海盗!对,就去当海盗!”

汤姆及其朋友认定的快乐法宝,当强盗,抽烟、喝酒,穿破烂衣服,哪怕偷来一星半点的食物,哪怕住水泥管道,有钱也没有这无钱来得逍遥自在。
“汤姆躺在沙发上,向围着他的热切听众讲述这次神奇的冒险经历。他加油添醋,极力渲染。快结束时,他讲述了如何离开贝姬,独自继续探索出口;如何先后顺着两条通道,边向前摸索边拉风筝线,一直摸索到线再拉不到的死角;如何在探索第三个通道时,风筝线已全部拉开,正要返回,忽然瞥见远方的一丝亮光,好像是白天的阳光;他如何丢下风筝线,朝亮光摸索过去,从一个窟窿伸出脑袋和肩膀,看见宽阔的密西西比河滚滚流过!”

镇上的孩子及其大人都有些通病,墨守陈规又想与时俱进,时而迷信糊涂,时而创新俱时,归咎一点都有一颗良善的心,言谈举止粗鲁但不代表不善良,担心三个孩子落水就不分昼夜的打捞,担心两个孩子迷路就不分路遥千里万里的寻找。
又有着普遍的英雄情结,当这三个淘气鬼“欣赏”完自己的“葬礼”后,成功“复活”“汤姆简直成了威风凛凛的大英雄!”
“汤姆加入了戒恶习立新规的军训活动,因为他迷上了受训生戴着炫耀的‘穗带’。”
而真正困境面前,他又是真的英雄,“汤姆亲吻着贝姬,感情激动,喉咙哽咽,向她表明自己有信心找到搜救者,逃离洞穴。然后他手里拿着风筝线,手脚并用,摸索着爬进一个通道。饥饿和末日来临的不祥预兆让他感到凄凉悲伤。”面临绝境的考验,汤姆比贝姬表现得勇敢而坚强,不但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保护,这份责任让他伟岸高大,胜过其他人!
环境描写很突出。“河水幽幽,浪花飞溅,冲走了他们的木筏,而他们却怡然自得,因为木筏已逝,恰如大火蔓延,烧断了横跨在他们和文明世界之间的桥梁。”他们无惧与现实割裂,宁愿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怕是原始的,但简单淳朴,确实是他们想要的,最佳的生活方式。
“夜色漆黑,风雨交加。在高高的天庭上,上帝御座的四周无半点星辰闪烁,雷声沉闷,不断轰鸣,震耳欲聋。强烈的闪电穿过空中厚厚的云层,在愤怒中恣意放纵,仿佛在嘲笑富兰克林!这位杰出的发明家不畏凶险,在放风筝导电。阵阵飓风从神秘的巢穴一起出动,横扫而来,肆意暴虐,以助雷电之威,大有席卷旷野之势。此时此刻,天空如此黑暗,大地如此阴沉,我的灵魂为天下苍生哀叹。可是,然而,因此,我最亲爱的朋友、我的辅导员、我灵魂的安慰者和引路人,我悲伤中的快乐,我快乐中的洪福,来到我的身边。”环境烘托人物的心情,衔接邮自然顺畅。
汤姆躺在沙发上,向围着他的热切听众讲述这次神奇的冒险经历。他加油添醋,极力渲染。快结束时,他讲述了如何离开贝姬,独自继续探索出口;如何先后顺着两条通道,边向前摸索边拉风筝线,一直摸索到线再拉不到的死角;如何在探索第三个通道时,风筝线已全部拉开,正要返回,忽然瞥见远方的一丝亮光,好像是白天的阳光;他如何丢下风筝线,朝亮光摸索过去,从一个窟窿伸出脑袋和肩膀,看见宽阔的密西西比河滚滚流过!
文明世界里的生存未必是明智的选择!”
“哈克贝利·芬如今腰缠万贯,又有道格拉斯寡妇的保护,自然也被引入上流社会——不,他是被拽进去的,被硬拉进去的——这让他苦不堪言。”有人喜欢的绅士生活的方式却不是他们崇尚的。
“这可比当海盗要牛逼一百万倍。那我就跟着寡妇住,死也不走,汤姆!等我当了大海盗,大家都夸我的时候,估计她也会骄傲地说,是她把我从苦海中救了出来!”

人物中比较惨的是强盗,没有善始哪来善终,罪有应得!他被汤姆发现墓地杀了医生还栽赃嫁祸同伙,还在逍遥法外时招摇过市,汤姆与小伙伴在精神不堪折磨终于站出来指证时,这个坏蛋逃跑了。当汤姆二人借用传说找财宝时,撞到他们挖埋宝藏,一路历经坎坷才发现其恶劣行径,救下差点被其报复要千刀万剐的与其丈夫有过前嫌的寡妇,最后在大家找到迷路的汤姆贝姬时,顺便堵住的山洞以绝后患,这坏蛋做梦也没想到他的栖息地,成了他葬身之处。也试图在想,如果他还活着的话,汤姆回是他摆脱不了的一场噩梦吧,因为汤姆就是他命里的克星吗!
这个汤姆可是鬼见愁哦,好人坏人见了他都发愁,他似乎是社会的镜子,好的被发掘,坏的被打击,跟着他社会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他的朋友哈克,一夜暴富,成了富翁,他的姨妈被感动,不再那么冷血……一时间,汤姆索亚历险结束了进程,爱不释手,遂找来《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再度在马克·吐温的世界里徜徉!
历险再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