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呀,这是爱?!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认为自己“不配被爱”是一种不客观的表现

认为自己“不配被爱”是一种不客观的表现

作者: 廖玮雯 | 来源:发表于2015-12-12 15:39 被阅读604次

文 / 廖玮雯

一个女孩,从小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与信任,而且对她要求很高,经常使用“不要你”、“不管你”等语言对她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她从小就觉得自己不配被人喜欢。

后来发觉,她对自己非常刻薄,经常自责自咎。

她的初恋因为她的过分依赖、讨好,最后她被“始乱终弃”,她陷入了巨大的不安与恐惧之中,她认为这“验证”了她不配被爱的“事实”。

后来她经人介绍成婚,她对丈夫时而言听计从,时而暴躁如雷。她害怕被抛弃,所以需要控制,她害怕被讨厌,所以需要依赖。

这种控制与依赖将她的丈夫推向了另一个女人的怀抱,一切再次如她所担心的那样,她再次被“遗弃”,儿时恐惧涌上心头,她退缩到一个角落,对自己,对人生进行了完全地、彻底地否定,不敢再去相信所有关于爱情的一切。

依我看来,她的这个情况最显著的表现是“搞不清楚状况”,不能真实、客观、多角度、完整地去对待一段关系。

认定自己不配被爱之后,她的一切思想、行为都从她的“自以为是”出发。

她被欲望、恐惧裹挟,活在某种观念之中,事前先下定论(我不值得被爱),活得战战兢兢、患得患失,往往最终事情走向和她所担忧的一样,结局常常应验她的观点。

“男人靠得住,母猪会上树”,“再也不敢相信爱情”,“没有人会真的对你好”,“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的关系”,“最凉不过人心”……

这些不客观的观念让她作茧自缚,众所周知,一旦升起薄凉之心,再想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得到疗愈,就很难了。

但是人并不能离开关系而存在,在关系中得到理解、陪伴,能让人感到温暖与满足,作为一个想爱而不敢爱的人,这种“爱不得”会让人陷入内心的激烈冲突中,感到万分痛苦、无比焦虑。

而一旦她鼓起勇气去爱,这些挥之不去的观念又会让她丧失客观立场,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对于爱情,她会用婚姻的视角与方式束缚它的欢愉,对于婚姻,她会用恋爱的情绪与感受冲击它的责任。

也就是说,在恋爱中,她会过度要求责任、承诺,更大的控制欲、占有欲,反复确认对方的爱与真心,她几乎不能享受爱情带来的激情与欢愉,迷醉与幸福。

在婚姻中,她又不能进入角色,不能独立去面对自己的问题,也无法真正建立起亲密关系,做到相互信任,彼此陪伴,去履行承诺与责任。

她在婚姻中疑神疑鬼,担惊受怕,同时又会期待爱情的激烈情感与相互迷恋,所以她会质疑对方,感觉自己不再被爱。

对人对事,她是很“混乱”的,显得有些“不在状态”。

对于对方,要么格外讨好,要么分外执拗。

格外讨好企图通过依赖进行控制,维系她的安全,分外执拗企图通过恐惧进行控制,她或超越边界,或无理取闹,尝试通过不断地挑战对方的底线来确认自己正在被爱。

来看她常常说的话:譬如“你说什么都对”,“只要你不离开,我什么都愿意”;譬如夺命追魂CALL,以及“我不管,你要放下所有过来陪我,只有这样才是爱我。”

事实真的是这样么?!她的眼里,很多让人不可理喻的事显得如此理所应当。

而在她的婚姻问题出现之后,她的处理同样如此,谈法律分财产,她大吵大闹,怒斥对方无情无义,抛妻弃子,闹得世人皆知,搞得下不来台;谈道德讲责任,他又陷入情绪之中,蛮不讲理,胡搅蛮缠,说的话,做的事,都在把事情往她最不希望的方向推;而当对方产生情绪,怒不可遏,她又陷入了所谓的“理性”中,不倾听,不理解,变得冷漠无情;而当对方冷眼相对,她又变得温情脉脉,试图找回彼此失去的爱……

于是,这种节奏完全不对的沟通通常以失败告终。这种“搞不清楚状况”——该谈法律的时候讲道德,该讲道德的时候有情绪,情绪来了又谈理性,理性出现又想要爱,而爱早已经无影无踪的状况下,最后验证“我并不配被爱,多努力也没用!”

然而,她的每个阶段都在破坏关系。

所以,她最大的问题在:无法客观地看待周遭的处境,不理性地理解当下的感受,秉持偏见;全或无,非黑即白。

如果想要拥有一段好的亲密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去学会客观地评价处境,真诚地面对内心,能够理解对方、表达自己,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她要去学习与领悟如何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儿时的经历,准确区分哪些需要改变,哪些应该接纳,避免出现偏见,发生误解,重建认知模式,让自己得以活在每一个当下,学会觉察情绪与幻象,客观与事实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话,她就可以学会嗅到某些关系里糟糕的味道,阴谋算计也好,薄情寡义也罢,她几乎不会再去触碰那些过度依赖,妄图占有控制他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当然,她自己也不再会是那样的人。

哪怕一时掉入一段糟糕的关系中,她也会及早抽身,哪怕未能及早抽身,最后无法全身而退导致一身伤痕,她也能成为恢复与成长得较快的那个。

因为她能够客观地去评价一段关系中的得失,对错,因缘,无常,不自责,不怨恨,能够放下一段往事,同时能对未来抱有希望。

如果想培养这种客观性的话,需要一个人不断地自省、学习,总结,实践……良好的心态并不易得,观念的改变并不轻松,很多时候,甚至会在我们经历了一些不得不经历的磨难之后,让人在苦难中得到成长,但是需要注意,苦难本身不会让人成长,需要的是思考、领悟,“潜心修行”。

巴拉塞尔士说: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

他所说的,就是那些懂得如何客观的人。


廖玮雯(@玮夫雯斯基 )心理咨询师,曾出版随笔《无须讨好世界,且让自己欢喜》,约稿&咨询:weifuwensiji@126.com

相关文章

  • 认为自己“不配被爱”是一种不客观的表现

    文 / 廖玮雯 一个女孩,从小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与信任,而且对她要求很高,经常使用“不要你”、“不管你”等语言...

  • 有种不自信叫“不配得感”

    在书上看到一个新词汇“不配得感”。所谓的不配得感,是一种低自我价值信念的体现,是严重自卑的表现,认为自己不够好,认...

  • 自我厌恶

    我不配被爱

  • 不要认为自己不配

    莫名的被戳中了泪点,小的时候我们家是村里最穷的,我的父母经常告诉我说,咱们很穷所以这不能买,那不能吃,因为咱们吃不...

  • 你又不是不配被爱

  • 不被爱的人不悲哀

    不被爱的人不悲哀 失恋有时候是一个人和自己的战斗,那个人不爱你了,你陷入自己不配得到爱的自我否定里。 可是只是他不...

  • 客观地看待自己

    什么叫客观? 以前我的看法是,客观=非主观。 错了。 这样理解的结果就是:主观是我自己认为的,客观就是别人认为的。...

  • 全能自恋的常规表现

    全能自恋的常规表现 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卓越强迫症:不优秀,不配活; 完美是一种幻觉,而全能感还有一种幻觉是——我可...

  • 毕其功为一役是有问题的

    毕其功为一役是有问题的,事情都是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幻想着一次性解决问题,是不尊重客观规的表现,不尊重客观规律,客...

  • 你的不配得感从哪来的?

    现实中总有一种人,他们觉得自己就是不配得,不配得爱的人,不配有自己喜欢的工作,甚至是不配选择自己想要的一切,...

网友评论

  • 水榭琅琊舞秋棠:我就像文中的女子,极度没有安全感,有占有欲,控制欲,反复无常,当然也因为处于一段太爱又太无能为力的感情中。经历了太多苦痛,现在,正在慢慢走出来,我想我要做的也是思考成长,不留念过往,抱着希望往前走
  • 65cf35e5ef12:就像我一样,,,
  • 97cd60b8c9aa:很赞的文字和总结 不过讲的太过于极端 只要不那么执拗 事情还是有许多转机的
  • 戌时何时归来:文章的开头,就是我的真实写照。我与文中女子唯一的不同在于,任何一段恋情,我都是理智的,甚至有些理智的不像是在谈恋爱。这篇文章,真的写的很好。

本文标题:认为自己“不配被爱”是一种不客观的表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gy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