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 又见炊烟升起,勾起我回忆。愿你变作彩霞,飞到我梦里。”每次听到邓丽君演绎的这首歌,都会引发我对童年的几多回忆。对炊烟的记忆,是一个人心灵深处的情节,是一个人闯荡江湖之后的顿悟,是人生归于平静的从容。是啊!夕阳西下,炊烟袅袅的小小村落,犹如一副诗情画意的画卷,一下子映入眼帘。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炊烟不再,袅袅炊烟已成为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记忆。
炊烟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印记,有过乡村生活经历的人们是否还记得,袅袅炊烟不仅仅是开饭的时钟,更重要的是人们归家的信号。在我的记忆中,小伙伴们成群结队去村外的田野了玩耍,或到村中的大湾里嬉戏。一时兴起,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回家。不经意间,见到房顶上的烟筒,升腾起一股股炊烟,顽皮的伙伴也会即刻停止了打闹,急急忙忙甚至慌不择路的往家里赶,回家晚了唯恐会受到长辈“疯的连饭都不吃了”的呵斥。但留存最深的记忆莫过于在初秋的傍晚,生产队里的几名中年汉子,赶着拉耘锄的牛,哼唱着叫不上名字的乡村小调,在夕阳西下的余晖里,看见了袅袅炊烟的村落,疲劳顿失的那种心满意足回家转的晚景,曾给我少年的心灵带来过无限的向往。多少年过去了,这幅画面还会常常在我的脑海中闪现。
离开老家已经四十多年了,尽管每年也都有十几次的回到村里,但村庄早已是物是人非,原来的土坯房也早已没有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红墙绿瓦。街头巷尾绿树成荫,村中那条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土道,已改建成了宽阔的柏油路,家家户户都使用上了天然气、自来水,“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的乡间景象,再也无处找寻。
又见炊烟,不是因为这首歌而怀念炊烟,是源自“五一”假期的一次骑行,让炊烟的美好记忆在现实中打了折扣。黄河这条母亲河,在小城流过。近年来打造的黄河旅游文化景观带,黄河两岸自然就成了人们观光、游览、消夏避暑的理想去处。特别是黄河在小城的几个险工段金色沙滩,更成了孩子们游玩嬉戏的乐园。但也有些不和谐的因素发生,喜欢野炊的游客,不自觉的在岸边的绿荫里,架起烧烤的炭火,袅袅青烟伴随着烧焦的肉味随风飘散,鸡骨、鱼骨、塑料袋、啤酒瓶子等垃圾随处可见,给黄河留下了一道别致不算风雅的“风景”。
炊烟袅袅是景象,更是美好的回忆。但愿这景象不再重现,就让她在回忆中永存吧!
2019年5月6日 老姜不辣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