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的自我修养》,笑来老师的这本书看完了,最让我受感触的不是里面讲到的投资逻辑,而是那篇“人怎样变坏的就会怎样变傻的”。
笑来老师的深入思考能力太强,思考的角度又太与常人不同,他的文字又如此有说服力,以致于看他的文字到最后,我已经完全被说服了好远,超出了我所能想到的范畴,然后一回头,我竟然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说服的,然后不得不又重新细细读一遍,体会笑来老师在文字中的逻辑递进。
所以说,只字不差的阅读真的是一种能力,越是践行,我就越能感受到,其实有时候慢下来才最快的真谛。
笑来老师说,“把自己做过的错事合理化,本质上就是一个大脑重塑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一旦形成,那么今后再去做这样的错事,就会多一些顺理成章,冲动会更强,再没有了自己良心和理智的阻碍,这个时候,他已经开始变坏了,而且在成为更坏的人的路上越来越努力。”
这个过程好可怕!

我们都有合理化自己行为的倾向,我原来以为这样做的作用最多是为了自欺欺人,让自己的心里更好受一点,逃避去承认自己的错误而已。而我没有想到的是,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把自己重塑到了另外一个方向。
笑来老师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分百的坏人,只有坏了一部分的人,比如百分之十的坏人,百分之二十的坏人。还真是第一次听到还可以把坏人按照百分比去划分。
确实如此,我们都喜欢去以偏概全。一个杀人犯也有可能十分爱自己的孩子,一个道德败坏的老师有可能就是在自己的专业方面非常有成就。就像最近被爆出轨的“波叔”看上去儒雅到一塌糊涂,演艺一流,原来却是个出轨数次的负心汉。
然后又看了理智到令人发指的蔡叔关于波叔出轨的文章,他的私德有亏,完全不影响我对他表演的评价。他在荧屏里表现的儒雅与他在现实中是否真实如此完全没有关系。
也就是说,我们要把一个人百分之十的坏与剩下的百分之九十的好分开来看。这是我暂且结合2位大咖的思维得出的观点。
这种百分之几的坏,是否会像有一点斑点的苹果那样,继续整个坏掉呢?关键在于你是否开始终止自己在更坏的路上的大脑重塑行为。
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一件非常反人性的事情,但却意义重大,引导你开始正向成长。
我十分敬佩于笑来老师在经历了如此的背叛和抹黑之后,仍然以善意看待对方的做法。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不想因为我遇见了这样的人,就用他们的手段去制裁他们,然后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至于录音被泄露的事情,笑来老师没有把那对夫妇理解成别有用心的坏人,而是以为他们还是比较认可笑来老师在录音中的谈话价值,只不过将录音分享给了身边的朋友和亲人,然后被别有用心的人发现了而已。
笑来老师用自己的逻辑理解着这个世界的“正常现象”,然后保证自己的世界是光明的。
这种理解很佛系,但却治愈自己的心灵。
这让我得以重新去理解我所受到的偏见。
我突然之间就理解了,在我拿下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双证之后,居然离开审计行业的时候,所受到同事们的各种规劝和不解,其实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是合理的。毕竟我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难以达到的高度,却中途选择放弃,确实有种前功尽弃的可惜感。
我也理解了,我一个理科生,开始去写作时,被别人说一个理科生去抢文科生的饭碗的那种找死。
我也理解了,当我选择做微商销售时所承受的前所未有的鄙视。本来一个硕士,又是注册会计师,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脑袋吃饭,却偏偏去选择小商小贩的买卖。
所以,这一切就在读了3遍笑来老师的分析之后我就懂了。如果是原来的我,我也会否定在整个过程中我所做的决定。但是,我已经不是原来的我了。
我理解他们思维中的限制,因为我曾经有过,只不过我给剔除了。这种思维中的限制,其实一直都在重塑我们的大脑,所以,我们会继续如此,直到我们跳出这个圈圈。
但反过来,在这个过程中,我难道就没有做错的地方吗?有,而且很多。只不过以前的自己只是调动自己所有的力气,向外打击这些反对力量,没有细下心来去思考自己行为中的错误。其实,我也一直在被自己重塑。或者说被自己的错误重塑。
以前的我,只不过是一个完全没有自己观点,特别容易被他人左右思想的人。而现在的自己,开始注意升级自己的系统,开始跳出自己的思维。我有错,不需要别人指出,当我意识到之时,我会自动纠正。错误是需要自己去发现,然后自己去改正的。
这就是现在的我,仍然错误百出,但会自动修复。我真的为这样的自己感到骄傲,大有那种浪子回头,千金不换的感觉。
错就是错了,我不想再去寻找让自己良心好受的合理化理由,我只想向自己承认,我做错了。我可能没有弥补这个错误的机会,弥补不了就承担,但我不会永远没有其他机会。因为机会始终都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