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由记录想法散文
登高方能眺远        ——一读《万历十五年》​

登高方能眺远        ——一读《万历十五年》​

作者: 永远的心灵之约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01:40 被阅读17次
登高方能眺远        ——一读《万历十五年》​

知道历史知识是读史之入门,能看懂历史资料初步评价历史人物算是读史的登堂入室了,会用大历史观来看历史能发现历史规律进而看清当今社会看清自己就算得上高人了。

历史不仅仅是可以下酒和当作谈资的,读史的最终目的是认清眼前的社会和你自己。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让我了解了大历史观。

所谓大历史观就是以上帝的视角​来俯瞰历史,以世界的眼光全局的眼光来看历史细节发现历史规律。具体到本书,黄仁宇先生以万历十五年为切入点,分析了万历用消极怠工的方式与文官集团抗衡,写出了万历的无奈与悲哀。

黄仁宇先生对张居正的评价中肯:一方面他才华横溢,雷厉风行,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他言行不一,使得这种推动有限。

申时行是张居正的继任者,他温和,他在万历与文官集团之间搭了一座桥。稳是他最大的特点。

海瑞是清官,他的清廉一方面让人敬仰​同时也有些不合时宜。

一代名将戚继光,黄仁宇先生对他分析得比较透彻。在当时的重文轻武历史条件下​,戚继光是异类。戚帅能扫平倭寇威震北疆是因为他创建了“戚家军”。戚继光从招募新兵到训练士兵到指挥作战都有他独到之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还能把他的经验写成著作。

李贽的自由思想看似深刻实则与李贽的行为矛盾,他的自由是建立在大地主给他提供食宿的基础上的。

所有这些历史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结局悲惨。万历活得不自在,他在礼教的制度下大多数时候是不能自主的。他想立三儿子为太子的愿望没能实现。

张居正生前风光,死后却遭到了清算。海瑞死于贫病交加。李贽死于狱中。申时行的命运好一点,他是寿终正寝的,这源于他的稳,所以他也没有什么建树。

黄仁宇先生的结论是,本朝以道德代替法律​,重农抑商,这就注定了本朝的气数将近。

读罢本书,引发我一些思考。​我所处的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很美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会倒逼不合理的制度走向末路。在这个多元的时代,中国的广大农村从生产方式到思维方式跟1587年相差不大。大体上可以说农村代表着单纯与愚昧,城市代表着机遇与智慧。

中国是大国,传统的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还是很大,要学惯中西才能辨别出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依法治国是历史趋势,虽然这一过程会很漫长。商业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不懂得商业就是文盲。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得法很重要。

字真2019年3月27日于鹭岛​

相关文章

  • 登高方能眺远        ——一读《万历十五年》​

    知道历史知识是读史之入门,能看懂历史资料初步评价历史人物算是读史的登堂入室了,会用大历史观来看历史能发现历史规律进...

  • 豫章

    豫章故郡, 洪都新府。 登高眺远。 南昌旧城。

  • 求学往事 ——之登高眺远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 耕读传家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家风严谨是中国家庭的传统。“耕”教导后人要勤于劳动,事稼穑,丰...

  • 求学往事 ——之登高眺远

    文/康桥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 耕读传家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家风严谨是中国家庭的传统。“耕”教导后人要勤于劳动,...

  • 壮志千秋

    眺远寄清眸,登高望九州。 风光当静好,壮志在千秋。

  • 重阳节小思

    岁岁重阳今重阳, 茱萸菊花两芬芳。 祈福登高众山小, 遥寄眺远恩情长。

  • 科伊诗集

    《登高眺远》 夕阳金灿石梯落,云团聚紧峰稳坐 苟延残喘是与否,登高渐视万里户 [小精...

  • 历史启示

    最近看《万历十五年》有一点感触,结合现代职场,谈谈感想。《万历十五年》讲的是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前后的历史片段...

  • 2018-05-29

    万历十五年

  • 2018-05-31

    万历十五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登高方能眺远        ——一读《万历十五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xf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