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义先生在《新诗百年,如何接受,如何评价?》以及《现代诗与语文言诗语的分野》中提到的,新现代诗与古典诗的区别。前者以“字”为思维基础,一切都建立在字的基础上。而新诗不然,虽然不去古典诗简洁,有韵味,但在意境的叠加上,新诗不比古诗差。
就余光中的《雨声说些什么》: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楼上的灯问窗外的树,窗外的树问巷口的车,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巷口的车问远方的路,远方的路问上游的桥,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上游的桥问小时的伞,小时的伞问湿了的鞋,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湿了的鞋问乱叫的蛙,乱叫的蛙问四周的雾,说些什么呢,一夜的雨声?四周的雾问楼上的灯,楼上的灯问灯下的人,灯下的人抬起头来说,怎么还没有停啊:从传说落到了现在,从霏霏落到了湃湃,从檐漏落到了江海,问你啊,蠢蠢的青苔,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来看诗中所列举的事物,楼上的灯,窗外的树,巷口的车,远方的路,上游的桥,小时的伞,湿了的鞋,乱叫的蛙,四周的雾,楼上的灯,灯下的人,青苔。意象的叠加,故事中也有一篇经典: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对于意象的叠加,新诗不比古诗差多少,甚至更有画面感。灯,树,车,路等的罗列,清楚的展现了一幅雨中夜晚的图片,很容易就让人进去了诗中的世界。同时,古诗中,诗人便多借雨表达伤感之情,余光中更是要表达这种感受,全诗充满着压抑,郁闷,窒息的感觉,而从“小时的伞,湿了的鞋”加上作者的背景来看,无疑,作者余光中是思乡了,他思念小时的事情,思念亲人。从等下的人说:怎么还不停啊,满含着不耐烦的感情。这更是将雨中,人的惆怅升华到极点。也许古诗能写出别样的感觉,但是余光中笔下的新诗,无疑也是巨成功的,而证据就是让读完的人,切实的感受到了那种压抑和迫切,不耐烦。全诗无一字提及愁,却饱含愁苦之情,这与故事的含蓄相比,毫不逊色!
我并不懂新诗和古诗各有什么特色,各有何有点,到底谁更好,但是,我认为,无论什么事,能让人产生共鸣,那就是好文体,毕竟,写诗的目的不就在此吗?文采语言好不好,那是因人而异。
文/司昀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