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和旅行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
一行禅师:驯服内心的猴子,做自己的主人

一行禅师:驯服内心的猴子,做自己的主人

作者: 杨摩 | 来源:发表于2017-01-08 14:16 被阅读83次

01

在我身边的人当中,对待佛学的态度,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完全不了解,只是从电影电视、武侠小说、闲谈碎语,以及大街上可疑的过路和尚得来一些模糊印象。还有一部分人对佛教有点兴趣,感到某种亲切感,读过一些佛学书,有时也去寺庙感受一下清净气氛,但始终觉得佛学离生活太远了。

我自己大抵是属于第二类人。对于佛教,不能说一点不懂,却也说不出多少所以然。

二十来岁的时候,我开始阅读大量的佛教书籍,往寺庙里跑。后来我旅行去汉地的禅宗寺庙,西藏和尼泊尔的寺庙,终南山上隐修者的茅棚,都感受到过佛学带来的宁静平和。但还是那句话:这些佛学书和旅途经历,似乎对于平日生活也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宗萨钦哲仁波切在他的书里谈到,阅读灵性书籍有时候会让你感到上瘾,那种愉悦感通常来自一种智力上的游戏——关于智力的游戏,佛学实在是无与伦比。但是游戏结束之后,并不会让你的心灵得到好的转变。很快你又会回到原来的状态当中去。

南怀瑾先生也曾说过,汉地的大乘佛法喜欢讲大话,动不动就悟道成佛什么的,可是你去看一些讲大话的人,平时的言谈举止,未必称得上是合格的修行者的。

如果佛学无法用于日常生活当中来,那么佛学就是一碗鸡汤而已,顶多是一碗玄乎的高级鸡汤,最后变成饭桌旁茶酒时的谈资。

在入世佛教和不讲大话这方面,我最信服的人,就是一行禅师。

02

一行禅师是越南人。

20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他在越南创立社会服务青年学校,推动“入世佛教”,指引年轻人以慈悲精神切实地投身社会运动。作为佛教徒,他们在社会运动中推行非暴力反战理念。没想到却因为拒绝加入任何政党,反而成为南北越双方都仇视的“敌人”,甚至有学生被枪杀和囚禁。

这正如非暴力社会运动的理念那样:真正的敌人不是具体的人,而是意识形态、憎恨,和无知。

后来北越政府把一行禅师驱逐出境,取消他的越南国籍。辗转来到法国,一行禅师创立了梅村。在那里,他带领大家种了数百颗梅树,卖梅子的收入用来帮助越南贫困饥饿的儿童。梅村在每年的夏天,都会开放接受来自世界各地修习正念的访客。

我读过不少一行禅师的书。包括那本厚厚的《佛陀传》,以及那本薄薄的关于他本人的“初恋故事”。噫,一个和尚写自己的初恋故事,读起来也是饶有趣味。一行禅师的书,总是用最平淡的语言,从日常生活切入,由浅入深渐渐地引领大家感悟佛学的智慧。正是因为生活化和实用性,使得一行禅师在西方世界也广受欢迎。他还曾被马丁·路德·金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这本《正念的奇迹》,是一行禅师入世佛学最经典的作品,也是最有实操性的修学指南,它强调基本的修持方法,并且清晰简明,让所有读者都能立即开始自己练习。

03

这本书是由一行禅师写给一位友人的长信整理而来。书中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佛教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正念。

那么,什么是正念呢?

一行禅师说,正念就是指“对当下的实相保有觉知”。

我们可以先从一些没有正念的状态来理解这个概念。比如说,当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如果脑子里全是下午即将进行的某次会议、亟待完成的工作,我们可能连怎么吃完这碗饭的都不知道,更体会不到饭菜的滋味。

《中庸》里有一段话: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

每个人都吃饭,真正懂得品尝滋味的人却很少。

全天下吃货那么多(比如正在写本文这位),能够安住在火锅旁,不被四周嘈杂环境影响,不聊奇闻八卦,不看手机寻找存在感,而能仔细体会这一口味道的,能有几个呢?

我有个毛病,上网的时候,明明是打开网页准备搜索某个问题,却突然间被弹出来的各种信息不知道带到哪里去了。结果本来是查找资料,最后搞半天刷了几个新闻,接着又好像准备要看起电影来了。

这是一种很明显的心思散乱的状态。也就是没有正念的状态。如果你的心处在这种散乱的状态,就会像一个被浪花左右拍击的瓶子一般,毫无觉知的被抛来抛去。

而正念就像是一个魔术,它是奇迹,可以瞬间召回我们涣散的心,使它恢复完整,这样,我们就可以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所以,一行禅师接着说:专注工作,保持警觉和清醒,准备好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状况,随机应变。这就是正念。

04

一行禅师举了洗碗的例子来解释正念。

我发现很多人对于洗碗这件事情都是深恶痛绝,把碗扔进池子里就再也不想看它一眼了。

尤其是当洗碗任务是“被指派”的时候,心里就更痛苦了。

为什么洗碗这么一件小事会让人如此纠结?恐怕不是因为这几个碗有多么难洗吧。造成苦恼的更多是心理因素:我们认为这件事不应该我做,但是我又不得不做。情绪才是真正的苦因,而不是技术上的困难。

当我们在厨房里摸着油腻腻的碗,把手伸进冰凉的水中,而此刻,从客厅传来其他人喝茶时的欢笑声,我们就觉得自己的人生相当凄凉。

我们会冒出这么一个念头:凭什么是我在做这件苦差事?

当我们在问“凭什么是我”时,我们就升起了强烈的分别心。正如佛陀一直不断的教导那样:执著于自我,是痛苦的本源。

但是一个保有正念的人,不会心思涣散,不会有这么多的心理波动。他会把心安放在当下正在进行的工作当中,心态平和的把眼前的碗洗干净。如此而已。

一行禅师说,如果洗碗时,我们只想着接下来要喝的那一杯茶,并因此急急忙忙地把碗洗完,就好像它们很令人厌恶似的,那么我们就不是为了洗碗而洗碗。更进一步来说,洗碗时我们并没有活在当下。事实上,我们站在洗碗池边,心思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完全体会不到生命的奇迹。

如果我们不懂得洗碗,很可能我们也不懂得喝茶:喝茶时,我们会只想着其他事,几乎觉察不到自己手中的这杯茶。就这样,我们被未来吸走了——无法实实在在地活着,甚至连一分钟都做不到。

05

我们应该怎样来修习正念?

在那些禅宗故事当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小和尚一进山门就被安排去劈柴担水的事情。这听上去有点像欺负“新来的”。但实际上,这些故事只是说,修行就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

一行禅师说,要即刻在日常生活中开始修习,而不只是在禅修时。

禅宗常常讲,吃饭是修行,睡觉是修行,走路也可以是修行。只要你拥有正念,平日的行住坐卧都可以是修行。

除此之外,在工作当中也可以修行。工作如果令我们感到痛苦,往往并不是因为工作本身带来的痛苦,而正是因为我们在心里认为“我不该在干这个”。如果我们升起这样的念头,烦躁的情绪就会折磨我们。还记得这句话么:专注工作,保持警觉和清醒,随机应变。这就是正念。

过好真实的这一刻。这一刻,就是生活本身。不要做未来的俘虏,不要被未来吸走,不要想着开始或摆脱什么,不要想着“离开”当下。

一行禅师建议初学者在修习正念时,先练习直观法:辨识念头,但不加以评论。

练习正念时,不要受制于好坏、善恶的分别,因而引发内心的战争。不论怎样的感受,慈悲或苦恼,都应该受到欢迎,辨识并毫无差别地对待它们,因为这些感受都是我们自己。实际上,当我们愤怒时,我们自己就是愤怒本身;当我们快乐时,我们自己就是快乐本身,产生某些念头时,我们本身就是那些念头。

在直视之下,悲伤或不安、愤怒、烦躁会显现它的本性,这种显现能自然地带你进入疗愈与解脱。禅观“悲伤”这件事情本身就能成为脱离悲伤的工具,就好像用一根刺挑除另一根刺。

06

最简单直白的方法,是从呼吸开始练习。

事实上,许多书籍都讨论过呼吸的重要性,包括中国道家以及西方基督教。人的呼吸方式,与他如何回应周遭世界,存在着某种关联。

当我们情绪紧张焦虑时,呼吸会变得急促而混乱,当我们心境平和时,呼吸会变得平静而稳定。反过来,用练习呼吸的方法,也可以控制情绪。当我们遇到突发状况时,保持正念的深呼吸三次,就能初步平复紧张的情绪。

运用深呼吸来修习正念的方法:

平稳轻柔地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胃部的高低起伏。

当你开始吸气时,让腹部鼓起,好将空气带进下肺部。

当上肺部开始充满空气时,你的胸腔会开始鼓起。

腹部则会缩下去。

不要让自己累着了。

像这样继续练习呼吸十次。

让全身放松的呼吸方法:

背部平躺,不要用垫子或者枕头支撑。

双臂放松,平放在身体两侧,双脚微微张开,向外舒展。

轻轻地微笑。

轻轻地吸气、吐气。专注于你的呼吸。

放松全身肌肉。放松每一寸肌肉,就好像它正要沉到地底下,或像悬挂在微风中的一片丝绸那般柔顺。

完全地放松,只要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和微笑。

把自己想成一只猫,全身软绵绵地躺在温暖的炉火前。当猫的筋肉松弛下来,任何人的抚触,它都不会抗拒。

持续呼吸十五次。

不论是在打坐、平躺,还是在散步中练习呼吸,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正念,察觉到当下的实相。你的心要在这里。当你呼气时,你要察觉到自己正在呼气,当你吸气时,你要察觉到自己正在吸气。当你长吸气和长呼气的时候,你要察觉到自己在长吸气和长呼气。要顺遂你的呼吸,与此同时,心一定要在“当下”觉察呼吸。

如果刚开始时心思散乱,难以专注于呼吸,可以采取数息法:

吸气时,要保持正念:我正在吸气,一。

呼气时,也要保持正念:我正在呼气,一。

记得要从腹部呼吸。

开始第二次吸气时,要保持正念:我正在吸气,二。

然后慢慢呼气,同样保持正念:我正在呼气,二。像这样一直数到十,然后再从一开始数起。只要数错或忘了数,就回到一重新开始。

07

给自己安排一个正念日。

从一个星期里面抽出一天来,这一天,你要试着做自己的主人。

忘掉其他天要做的工作,不要安排任何聚会,或接待任何朋友来访。只做些简单的工作,例如打扫房子、做饭、洗衣服、清扫灰尘。一旦房子整洁干净,东西也都各归其位,就慢动作洗个澡。

之后,准备泡茶、喝茶。

下午时候出去散散步。在散步的过程中练习保持正念的呼吸。

傍晚时给自己准备清淡的一餐。

晚上,可以读读书,给友人写写信,或者安静的听一会音乐。

睡前不再读任何书,不再让大脑接受新信息,而是要彻底的放松五到十分钟。

做你的呼吸的主人。

闭上眼睛,轻柔地呼吸(但别呼吸得太长),并跟随你的腹部以及胸腔的起伏上下起伏。

在这一天的每个动作,都该比平常至少慢两倍。

08

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简单而实操性很强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即刻开始练习。

有一句越南民谣这么唱:“最难莫过于在家修道,其次是在人群中,再次是在寺庙里。”只有在喧闹和苛刻的情况下,修行正念才真的是一种考验。

我们为什么要修习正念?往大的方面说,是为了心得到解脱。当你的心获得解脱,你会心怀慈悲:对自己慈悲,因为你曾受过无数的苦,因为你那时还不能将自己从邪见、憎恨、愚痴与愤怒中释放出来;对他人慈悲,因为他现在还未能看清自己被邪见、憎恨与愚痴囚禁,并因此继续被囚禁,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痛苦。

往小的方面说,修习正念,就是为了过好真实的这一刻。而只有过好当下的每一刻,我们才算是真正的活着。

佛经里说,心犹如在森林里不停摆荡的猴子。修行,就是要驯服这只猴子,做自己的主人。

相关文章

  • 一行禅师:驯服内心的猴子,做自己的主人

    01 在我身边的人当中,对待佛学的态度,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完全不了解,只是从电影电视、武侠小说、闲谈碎语,以及大街...

  • 做自己内心的主人

    最近的我,虽然忙忙碌碌,可是我知道,自己是没多大长进的。感觉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难以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 阳光荐书5|《与自己和解》

    书名:《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 作者:一行禅师 关键词:心灵成长、疗愈 简介: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行禅...

  • 自律,做内心的主人

    好习惯是靠自律养成的,有错误和缺点不可怕,可怕的是无视它,世间最顽强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 14世纪的...

  • 20180701读书笔记第35/90天

    20180701读书笔记第35/90天 《与自己和解》~~一行禅师 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 第六章 疗愈内心的内在小...

  • 20180702读书笔记第36/90天

    20180702读书笔记第36/90天 《与自己和解》~~一行禅师 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 第七章 与自己和解 ✅从...

  • 呼吸与微笑

    近日,读了一行禅师的《正念的奇迹》,对自己帮助很大。 1 作者简介 释一行禅师(Thích Nhất Hạnh,)...

  • 做自己的主人,做情绪的主人

    2020从春到夏,意想不到的情况一波一波的发生,对于疫情我虽然自信的表达着,会好的,会好的,会过去,会过去的,克服...

  • 我的情绪征文:情绪

    好情绪如羊似兔,容易驯服;坏情绪如狼似虎,难以驯服。 如果你能驾驭自己的情绪,就成为它的主人;驾驭不了...

  • 20180630读书笔记第34/90天

    20180630读书笔记第34/90天 《与自己和解》~~一行禅师 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 第五章 转化痛苦的种子 ...

网友评论

  • 37f1dae9529e:人生来就是受苦的,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要承担责任,要战胜自己心中的魔鬼,要为了生活完成无穷无尽的琐事.人来人往中我就像个普通的高级动物,受我的基因以及自然生存法则的约束.可能是我无法接受自己的平凡,也许大部分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都是这样,我又有什么可以埋怨的.

本文标题:一行禅师:驯服内心的猴子,做自己的主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bq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