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简注三

道德经简注三

作者: 一觉yijiao | 来源:发表于2018-01-30 13:18 被阅读0次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绌。 躁胜寒,静则热。清静,为天下正。    注:不要过分执着于成功与完美,因为完美本身就是一种缺陷。最大的成就,也要像没有成就那样顺其自然。焦躁比苦寒伤害自己,清静无为方能能量生发。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注:最大的罪乃引起人们的欲,最大的祸是不知足,最大的过错是什么都想要得到。因此常常都要知道满足。当今社会生活,人们往往追逐于财货,而忘却了财货流通的本质。欲求无穷,需求不尽,终日消耗精力,健康,甚至生命。得到了,想要得到更多。得到了更多,往往又要追求更好。昔日之梦早已实现,而人往往已不是昔日之人。最终身心俱疲,基本不在,悔之晚矣。知足者,得之不焦,失之不馁,怀以自然之心。

不出户,知天下﹔不闚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注:五官乃人之本能,亦欲之源。人往往见得越多,知之愈少。知之越多,创造越少。懂得越深,越是浅薄。经历越多,越放开不下。得到越多,担忧越多。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注:学习每天都应该有所领悟,悟道则每日都要消减自我的欲望。不断减少,让自己达到无为自然的状态。拥有无为自然的状态,那么就没有什么不能做到的。之所以追求不尽,是因为欲望无穷,驱使着身心聚焦于此。之所以疲于奔命,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盲目混乱进行。因此,通过学习以渊博自己,通过悟道以减损自己,这样能使自我达到最佳的自然之态。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注:世人皆衡量得失,讲求以德报德,以怨报怨。而错过以德报怨之最高境界。只有拥有这样高境界的人,才能够享受到真正的快乐与自然。世界不乏刻薄寡恩之人,也不乏追逐名利之人,而自我不与之同流,怨以德报,恶以善报,怀揣自然之心,去欲还本。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注:世人皆为名利冲昏头脑,为争夺名利而奋不顾身,置身于险地而不自知。因此,从生到死,处处险地,忘乎所以。正确之法,不以名利得失影响心境,不以利益得失而抛弃一切,不以善恶得失而怨天尤人,一切顺应自然,方显大智慧。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注:最大的心胸,莫过于胸怀天下,以天下之利为利;最大的包容,乃包容天地一切,事物均自然而生;最大的放下,应去除执着之心,生老病死贪嗔痴念。事物得到,你虽创造之功,万不可孤芳自赏,孤则独。事情成功,你虽有作为,万不可恃功而骄,骄则败。事物壮大,万不可武断专横,横则寡。应万物之轮转,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长,天地伊始,已定如此。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注:和谐方能持久,明斗促使两散。懂得自然规律,才能获取大智慧,对身体有益的才能算是吉祥,欲望操纵了身体,那就是逞强。事物过分壮大,将走向衰败,若再以不道的方式行走,则将加速衰败的过程。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注:智慧的人往往多做事儿,少说教炫耀,多言伤人亦伤己,是不明智的选择。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因道而行,不可妄为。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注:无为,利民,利己。有为,则为正,为明。过分规范,则有违天道。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曜。    注:祸福相依,偏爱正道。傲,乃败人之字一,光彩夺目、光芒四射者,若损害他人,则将遭至祸患。因循自然,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则名利双收,可长存也。重视积德广善,则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力量将愈强大,将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注:任何强大的事物都是由微小构成,由小处着手比较容易解决大的问题,由简单入手比较方便解决难的问题。在生活中,生命之大,对个人而言没有比他更重要的,因此需日积月累的注重身体的保养,时时刻刻地注意生命安全。在生命中,价值之大,没有比他更重要的,因此我们当倍加呵护,不要迷失,放眼远方,着手当下。

相关文章

  • 道德经简注三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绌。 躁胜寒,静则热。清静,为天下...

  • 道德经简注四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

  • 道德经简注一

    无,现事物的本质。有,现事物的表象。 注: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美丑相对,善恶相对,长短相对,前后相对,高下相对。...

  • 道德经简注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万物皆因自然而生,遵循自然规律而行。饥而欲食,渴而欲饮,日出而作,日落而...

  • 《道德经》第三章简注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

  • 【道德经】第一章:妙,不可言

    面对面诵读《道德经》活动第四次,正式开始逐章讲解《道德经》原文。 1 我注《道德经》or《道德经》注我 我读《道德...

  • 道德经

    2500年来,“御注儒释(皇家作注,儒家解释)”已令道德经面目全非!不能滥读。 道德经有一百多种版本,一千多种注...

  • 读书分享 202112 《老子道德经注》

    这是今年我读的第12 本书。 《老子道德经注》 页数: 216看到有人说,抄写《老子道德经注》可以提高自己的运势(...

  • 《道德经》第五章简注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竭,不如守中。 ~...

  • 《道德经》第8章上善若水简注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简注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fc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