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近来些许感悟,今日学习《阳明心学》—与黄宗贤,有感而发。

书中说:
《中庸》谓“知耻近乎勇”。所谓知耻,只是耻其不能致得自己良知耳。今人多以言语不能屈服得人为耻,意气不能陵轧得人为耻,愤怒嗜欲不能直意任情得为耻,殊不知此数病者,皆是蔽塞自己良知之事,正君子之所宜深耻者。今乃反以不能蔽塞自己良知为耻,正是耻非其所当耻,而不知耻其所当耻也。可不大衰乎!
何为耻?
“知耻近乎勇”,一个人很重要的是能够真正明辨“是非耻辱”。
真正明辨“是非耻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正如书中所说,大多人以语言不能令他人屈服为耻,愤怒的情绪不能肆意的发泄为耻,意气不能凌压他人为耻,这些都与真正的“耻”反了,之前我也认为,这样很牛,很厉害,也想学着模仿…
随着时间推移,经历的多了,慢慢发现,错了,一切还是要向内看,真正关注自己的起心动念。
自己心上有私欲,毒心出现时才是耻辱,不能够致自己的良知才是耻辱。
时刻扫除八颗“毒心”
1.怠心:对待事情懈怠,担当不够
2.忽心:不敢托付
3.躁心:看不到问题本质,容易瞎忙
4.傲心:傲心起,高人就会离开
5.妒心:妒火中烧,烧坏自己,烧坏和朋友的链接
6.忿心:负能量,迁怒于人,抱怨
7.贪心:浊,不干净,不快乐
8.吝心:不愿付出努力,小心眼
提醒自己升起“四颗心”
质朴之心:不较劲
空灵之心:高瞻远瞩
纯粹之心:心无杂念,富有创造力
庄严之心:崇高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