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便喜欢食辣,周围的人也少有不喜欢辣的,可谓无辣不欢。
可如果深究起来,我有一段时间完全不吃辣,确切的说,是怕辣。怕辣,这并不稀奇,小孩子并不是一出生就能吃辣,辣妹子从小不怕辣?不存在的。
那段时间内,我不吃辣椒不吃生姜,甚至汤里有些许红我都不太能忍受,但环境或许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口味。当你的父母顿顿有辣,吃得喷香,你在一旁吃着清淡的菜和肉,你会忍不住想要尝一下,到底为什么他们会如此着迷。
今非昔比,我的童年物资已经算得上充裕了,但人均收入却很低。对于每个小孩子来说,五毛钱也能算一笔巨款,一毛两毛大钞是现在早已淘汰的面额。对于小孩子来说,五毛钱的购买力是相当巨大的,它等于两袋“小草”加一片“唐僧肉”或者是“大刀肉”,“小草”其实就是萝卜丝,“唐僧肉”、“大刀肉”是辣条,我隐约还记得那按片卖的辣条有四条杠杠,撕两条给要好的同学,剩下两条可以吃满一个上午。后来手里有钱了,就开始买袋装的,从一块钱三包到一块两包到后来的一块一包,这个价格好像定死了,到现在都这价。一直到现在我都爱吃辣条,虽然不像过去那样嗜好,偶尔也买上一包,我弟小时候跟我说,“哥,你这么喜欢吃辣条,以后我给你开个辣条厂,让你天天吃”,这话现在想起来,到有些忍俊不禁。
不知道别人如何,我初中和高中的早餐都不咋地,馒头扁扁的又干又硬像砖头,吃稀饭得像淘金,有经验的才有办法吃到桶底的隔夜米。早餐不吃不行,那馒头咋吃呢,就酱,辣椒酱,三两个同学一围,尝相思的牛肉酱花生入味,牛肉粒实在,老干妈的豆豉是常客,肉丝有些麻,鸡肉是最爱,饭扫光的菌菇什锦不能少,汉超的榨菜比涪陵榨菜更香,橄榄菜油多偏咸。现在想想,仍是如数家珍,或许那些空掉的瓶瓶罐罐也是我们的青春吧。
大部分湖北人都是嗜辣的,宜昌人是典型,宜昌受重庆、四川影响较大,吃的口味大多也是麻辣,荆州一带似乎受湖南影响更大一些,又香又辣,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江西也是吃辣的,而且个人感觉似乎更辣一些。
人为什么喜欢吃辣,当筷子夹起菜放入嘴巴,片刻的咀嚼之后,辣素在你的口腔爆发,痛觉神经和色觉神经被激活,随后一股热流进入胃部,身体开始发烫,毛孔舒张,汗如雨下,热汗过后,一股舒爽的感觉袭来,吃辣其实也是吃痛,痛其实也会让人上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