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验与心得:法学论文指导与写作2

经验与心得:法学论文指导与写作2

作者: 从昨到今 | 来源:发表于2020-11-23 07:59 被阅读0次

二、论文写作:一个写作者的讲述(陈兴良)

陈兴良教授认为学者就是作者,不写作无以称学者的成功治学心得,从科研与写作、论文与专著、选题与题目三个维度,分享了治学与写作的经验。针对青年后学普遍感到困惑而无从下手的选题问题,提出开拓性选题与推进性选题、理论性选题与实践性选题的两对选题范畴,以及可能的四种选题策略,倡导结合学科发展状况选择小题大做的选题策略。在此基础上,着重就论文写作过程中如何处理资料与观点畅谈了自己的心得,强调学术研究的精义在于“接着说”,即在对学术文献资料进行综述、加工与分析即知识消费的基础上,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实现知识生产。

1、科研与写作

实证性学科论文写作离不开田野调查,借此获得大量数据,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相应的结论,而不能闭门造车。作为事实学的犯罪学论文,就应当建立在实证资料的基础上,对案例数据的科学处理。目前大多犯罪学论文都还是从概念到概念,没有达到犯罪学的学科要求。思辨性的论文则以语言阐述和逻辑演绎为特点,离不开对文献资料的综述梳理。

文科的科研和理科的科研是有所不同的。理科的科研是一种科学活动,文科的科研是一种学术活动。理科的科研主要精力是放在做实验上,实验做完后,把实验成果以一种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个写作过程是相对比较简单的,甚至只要把实验的数据和实验的过程、结论自然地记录下来就可以了,这是理科的特点。

文科的科研是读书、思考,甚至旅行。对于一个文科学生来说,首先要去看书,去思考,逐渐地将所积累的知识嵌入所在学科,进入一个与本学科的前贤对话的境界。当年进入到某个学术问题前沿的时候,就像等上高山顶峰,一种灵魂上的独孤油然而生。当知识

积累到一定程度,自己的想法逐渐产生,这也就是所谓“生米做成熟饭”,然后再进行写作。经过思考以后,在资料的基础上提炼独特的观点,这为写作打下最后的通道。因此,文科的阅读书籍、资料收集、文献梳理、观点综述,这些所谓科研活动,都是为最后的写作服务的,只不过是写的预备而已。

也有些学者不是特别愿意写作,虽然看了很多书,思考了很多问题,确实也有对学术问题的独特见解,但就不付诸笔端。一个学者从事科研的过程,要用论文或专著这样的形式反映出来。不断地进行科研,不断地发表论文,然后论文积累形成专著。最好的方法是在中学阶段就坚持写日记,养成动笔的习惯。

2、论文与专著

先有论文发表,然后把论文编纂以后形成一本专著。当然写论文也是又长又短,就一个初学者而言,一开始可能要写一些篇幅较短的论文,比如说三五千字的论文,对短片的论文能够把握之后,再逐渐地写一万字左右的篇幅较长的论文,最后能够写两三万字论文,基本上硕士论文所要的篇幅。

3、选题和题目

论文题目最好是作者本人经过科研活动以后,对某一问题比较感兴趣,有些想法有自己确定。

选题分为两种,一种开拓性选题与推进性选题、理论性选题与实践性选题。选题还有大小之分。大题小做,大题大做,小题大做,小题小做。首先应当可能的是小题大做。当时选题的大小和一个国家某一学科的科研水平相关的,研究的范围越深入,资料越多,选题越小。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句话容易引起误解,实际上把文章理解为资料,就可以消除这种误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写文章的时候,要很好地处理资料,正确对待前人的研究成果。资料会处理,文章就会写了,一篇论文有一大半是引用资料。资料是论文的原料,关键是对其进行加工。对资料的处理往往采用一种综述的方法,就是对以往研究资料进行专题性的、系统性的整理。

观点从资料中提炼出来的,科研就是要多某个问题提出个人独到的见解。科研也像爬山一样,只有对本学科知识熟练地掌握了,有了深刻的思考,才会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验与心得:法学论文指导与写作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sd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