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训练学生搞科研的做法是不搞科研,搞“课”研。教和学多以考试为核心,讲的时候随时总结知识点,考试之前还会画下重点。人们把科学知识当成历史典故之类的考试材料,而不知道这些知识其实是可以拿来用的,更不知道你的任务不是学这些知识而是创造新知识!在这种氛围下,很多中国学生甚至喜欢评论课本,这本书写得好,这个作者是牛人,陶醉在对课本的欣赏之中。我在美国上课没见过任何一个老师赞美课本的,一线人物几乎没有人写过课本,所有课本都只不过是工具书,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科研这个结果。一切技术应该是为了科研服务,而不能让期末老师喧宾夺主。
搞科研的最好办法是尽快找个实验室进去跟着开干。先做一些处理数据之类的打杂的事,先当个学徒,慢慢耳濡目染之下,自己就会知道怎么做研究了。
宁可发几篇灌水小文章也比苦读十年期待一鸣惊人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小事不做一心就像玩个大的,不是专业的训练方式。
想要掌握一项技能,要像运动员一样,需要不停地练习实战动作,不停地比赛,而不是不停地看录像。
引申思考:
自从跟着小小老师学习写作,由于没有时间,只能天天读一点书,写一点感受。没有按照要求实战。应该按照写作的要求,哪怕是很短小的文章够坚持按投稿的要求要求自己,只有这样实战才能有进步。每天坚持阅读是积累,但更重要的是实战练习才能进步的更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