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27日发布完最新的一则的评论后,直到今天,我都有一种不在状态的感觉。这种心神不宁的感觉一直挥之不去——对未来的彷徨?还是对现实的逃避?
四天里,我也看完了两本书。一本《沧浪之水》,书很长,我却不想写什么评论,如鲠在喉的感觉让我有一种我之前置身一种小布尔乔亚的状态。从4月1日复试完,再到今日,整整两个月过去了。我试图用文字留下这两个月的旅途——平均三天看完一部作品,或通关一款游戏。我试图用这些把我的生活充实起来。
离开学还有一个月,也可以说这是我人生能放纵的最后一个月了。而我现在处于彷徨的顶峰,不知道干嘛,似乎做什么都失去了意义。就在前两天,我买了昭昭执医资料,却在翻开的那一刻犹豫了。这一个月,真的要花在所谓的“备考”上吗?——所谓的备考,是为明年,甚至是后年而准备。所以,我这是不是自欺欺人?试图用假努力蒙蔽自己。
我不禁想起了18年的暑假,我经历了惨绝人寰的三连挂科,整整一个八月,我都在对着期末资料准备着所谓的“补考”,然而实则肝了一个月的《电击文库-零境交错》。等到开学,再见室友,被呼朋引伴半推半就打了一周的王者。那时候元歌还没被削弱,1技能CD不到10秒,傀儡也只需要10秒就能复活,我便用元歌打野带着室友一路飞升。一周后学校公布补考日期,记得在两周之后,我这才开始正式的补裤裆。
不知不觉怀旧了一波。如今《电击》已然停服,那些一起王者的室友们也散在天南地北,开始为生活奔波。
扯了这么多,我只想问自己:你真的不是在自己骗自己吗?
如果是,那你不如直接继续躺尸,玩一个月都比浪费在无意义的“学习”上强。
之所以在5月31晚,我独自一人坐在空荡荡的网吧大厅,敲下这些文字,是因为我缺少继续前行的方向。
我其实是一个很没有方向的人。基本上只有deadline逼近,我才会着手去做。如今我的眼前就像展开了千万条路,然后在一个月后收束。这一个月是完完全全游离于尘世的时间,拥有着无限的可能。我可以给它赋予和常日一样庸俗的属性然后把它浪费掉,也可以让它熠熠生辉,成为生命里独一无二的一个月。
在近两个月里,我研究过ADV制作,玩了一会KRKR就束之高阁;尝试过写小说,在7w字后终于大彻大悟,拥有一个创作梦很容易,但实现创作难如登天;然后,我选择了以前一直没机会阅览的小说或游戏记录游历体验。
说来很怪,在真正有时间去做这些事的时候,自己却很难有耐心做下去了。去年的考研一年里,我可以看动漫看到凌晨4点,现在点开半集却哈欠连天。是番变无聊了吗?显然不是。
答案很简单,就像我之前说过,我的眼前展开了无数条路。因为这些路是平行的,不再有主次之分。所以在我踏上看动画这条路的时候,我仍可以环顾左右而言他。而在去年,我的面前只有考研一条路,当我选择了动画的时候,我只不过开了一条岔路,没有尝试其他岔路的空间。所以我能一心一意的看下去,才能体验到最单纯的快乐。
我不禁想起在我刚买KINDLE的时候,我一口气读到了《狼与香辛料》第10卷,全书三分之二的位置。但我这几天再拎起来的时候,才发现这繁琐的日式文风已经一个字也看不下去了。何其可悲!我真真切切体验到了“人是善变的”个中滋味。曾经我最爱的日轻,如今我心中仍有她的位置,却再也不复当年翻阅兴致。
随笔是与自我和解的过程,我很赞同。写到这里,我隐隐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了。那就是对待自己选择的一件事要一心一意,不要自己骗自己——明明是小学生都能明白的道理。
最后来一波首尾呼应吧,我看的另一本书是《13.67》。这本书非常不错,不愧是被大力推崇的国产推理作品。除了背景在香港有许多拗口的警阶和口语,故事性堪称完美。倒叙的手法,一步步塑造出神探的形象。每一篇的某个角落都有着上一篇的线索,作者并没有点明,但这留白更使得作品有一种冥冥的宿命感。层层反转也是这本书一大特色,爆点十足。
好了,我也要下机了。晚风中,听着歌绕着小城走一圈,这种感觉也很不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