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鹤军,泰州市小学语文乡村教师培育站主持人,同样热爱学习,认真工作,自觉思考,曾经主持过省级科研课题,有一些教科研经历和心得。兴化城东中心小学副校长。泰州市“阅读导师”、兴化市“名教师”、兴化市“十佳人民满意教师”、兴化市人民政府兼职督学,兴化市小语会副秘书长。
名教师罗鹤军写我了,此文发表于《泰州教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到苏州半书房认识了几个人,对我的影响很大。蒋坤元老师,亿万富翁,有自己的企业,工厂规模很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就是这样一个我们眼里的企业家,每天早晨5点以前起床,读书写作,过着诗意的生活。当我们起床洗漱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当天的简书创作。从富而无骄到富而好礼,彬彬有礼,与人相处就像是邻里的大叔,低调而儒雅。这是书香的氤氲、读写的熏陶,铸造了今日的蒋坤元老师。当我懒惰懈怠的时候,我会自然的想起蒋老师,想起他在正月初十那个新春的夜晚,在聆湖阅读小村与我们的那个美丽的分享。这是半书房越读会跨界伴读给予我的力量。

我在苏州半书房一次读书活动与罗鹤军教师相识,并且加了微信。近期,他向我推荐了两篇文章,一篇是他自己写的《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第八>读其短》: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还提醒我们要做好知识的统整、分类与保存。不能像童话故事《小猴子下山》里的那只小猴子一样,见异思迁,见了桃子,扔了玉米;见了兔子,扔了西瓜,最后两手空空,一无所获。阅读也是如此,没有思考与写作的阅读,就是时间和精力的空转,如同一个人到了宝库里,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想什么都要,又什么都没拿。
还有一篇是《小说课》,其实是毕飞宇的一本书。罗鹤军推荐这本书时说:“毕飞宇的小说课,一书,您可以阅读,会对您写作有帮助。”
我有毕飞宇《小说课》这本书。
是的,《小说课》对写作者来说,是很好的一课,以下摘录书中印象深刻的句段:
*如果你不去读小说,仅仅依靠课堂,你会误以为所有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都是同一个写作班培训出来,他们类属于同一个合唱团,只训练了一个声部。
*小说是公器。阅读小说和研究小说从来都不是为了印证作者,相反,好作品的价值在激励想象,在激励认知。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说,杰出的文本是大于作家的。读者的阅读超越了作家,是读者的福,更是作者的福。只有少数的读者和更加少数的作者可以享受这样的福。
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就走近什么样的人。那么,让我们走近名教师,就做一个“腹有诗书”的读书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