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睏是因为季节转换给人们带来的生理变化的一种反应。
寒冷的冬天,人体受到低温的影响和刺激,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液流量相对减少,汗腺和毛孔也随之闭合,减少热量的散发,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进入春季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人的身体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随着天气变暖,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耗氧量不断地加大,大脑的供氧量则显得不足了,加上暖气温的良性刺激,使大脑受到某种抑制。因而人们就会感到睏倦思睡,总觉得睡不够。
但是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其中也含有一些病理因素,一些“春睏”是疾病的表现。比如:精神病发作前所出现的抑郁症状;肝炎前期的低热嗜睡现象;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因体虚引起的睏乏。有人还发现,高血压患者在春天嗜睡,哈欠频频,很可能是中风的先兆。
那这些疾病为什么会犯困?
糖尿病
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疾病,胰岛素缺乏,糖不能被很好利用,身体能源相对减少,容易引发人身体的疲劳,表现为浑身无力、懒倦等症状,在白天尤其明显,常常在午睡的时候醒不过来,醒来时也是哈欠不断。
因此,如果你总是犯困,还伴有饮食增多,体重却下降;皮肤擦伤不易愈合的情况,就要警惕是不是有糖尿病的可能。
甲减
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而身体的器官、神经系统等都受到甲状腺所释放的荷尔蒙的影响。
如果经常懒洋洋,没有精神;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抑郁;还总便秘,就要小心甲减。
肝病患者
肝病患者往往血中胆碱脂酶降低,导致肌肉、神经功能紊乱,进而造成经常犯困的感觉。
此外,还会出现皮肤发黄、皮肤粗糙、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等症状。
中风
据临床资料统计,70%以上中风者在发病前5~10天会频繁打呵欠,尤其是老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会逐渐硬化,管腔变窄,血流量减少,大脑容易缺血缺氧,出现困倦。另外还可能出现血压骤高;早起头晕、头痛;不自觉流口水;说话不清楚等症状。
睡眠性呼吸障碍
当上呼吸道阻塞,睡眠时会出现呼吸暂停,引起机体缺氧,身体器官得不到很好的修复,睡眠质量也受影响,就会导致白天出现困倦乏力、晚上鼾声如雷的现象。
这是一种有潜在致死性的慢性病,需引起高度重视。除了白天嗜睡,若夜间还存在憋气,甚至憋醒,继而猛吸气的症状就要及时就诊。
春睏秋乏夏打盹,冬天睡醒没个准。其实,任何一个季节,都会有人出现这种嗜睡的情况。主要造成这种情况的因子,就是我们中医所说的——湿邪,无论是外面的淫雨雾露,还是脾虚内生的湿气——都算。但如果是疾病引起的“春睏”,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早发现早治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