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7
这个想法在我于产业经济学课堂上睡了一觉之后突然萌发;
也许只是张五常和大前研一啥的看多了,我比较不屑于这种理想式的纯学术式。
未来是无法被精确预测的;我们谁也不知道将会有什么样的“小事”发生,将会以什么样的形式直接OR间接影响大局。
如果未来几百年后看现在的局势,一定会把现在划分到互联网时代出现以及崛起的时代;这个节点如此意义深远,甚至其重要性凌驾于现在我们认为极为重要的时间点上,比如&……¥%¥#@@¥&……*&(*)*……&*……%#……@#(原谅偶烂到发指的历史知识吧……说到这里,推荐《99%的中国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这比历史教科书有趣多了;很多事情还是不要太相信官方说法,除非你想一辈子活在新闻联播里)。跑题结束。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如此之快,其传播渠道如此众多,使得很多以前被主流忽略的“小声音”也慢慢浮出水面,一件在曾经看来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说不定会对整个大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而最重要的是,我们无法确认这些“小声音”的真实性,大众的情绪永远都被更具有煽动性、更富有感染力的说法牵着鼻子走;毕竟我们坐在电脑前,只能咀嚼被带有某些目的的人加工过的信息,基本没办法接触到第一手的证据。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一条假消息会导致一个庞然大物的倾然倒塌。EX:郭美美事件、
既然有这么多的不确定因素,精确的预测有什么意义呢?
费尽心思用了各种方法数据拟合的再好,参数再完美有什么用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