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同事L第一次深入接触,是在去年三八妇女节。
那时单位组织去海珠湖公园踏春,同去的女同事们三两成群,都有各自的同伴。貌似只有我和她是单独行动的。顺其自然地,我们便结为partner。
在一起游园的过程中,免不了要一起聊聊天说说话。还好她是个跟谁都能侃的人,于是那天我们聊了很久,也开始慢慢熟了起来。
最近吃饭散步的时候,我总能偶遇到他,于是和她接触得也比较多了。
今天吃完午饭绕着大楼惬意地散着步,远远的看到她站在那里等着我,满脸笑容。
L是个话题掌控者,她总总能适时地带动气氛,让我这么一个鲜少开口的闷葫芦也说起话来。说到默契的时候,两人还高兴地放声大。
而且我还发现,有他在旁边,遇到一些领导同事什么的,我也不再需要挤出别扭的笑容与人招呼,全部交由她来处理,我乐得自在。
仔细想想,在这个单位就属她和我说话最多的了。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两个人的频率比较接近吧。
表面看来,她与谁都能聊,实际上我却看得出她内心拒人于千里之外,甚至和我也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这一点,倒是和我挺相像的。很多不是很熟的人也许会觉得我比较友好,蛮好相处,但是跟我走得近了,大概也知道我是一个很难与人进行深入交流的人,也不愿意把个人的生活公诸于外。
于是,两个在童年经历不同创伤的人,对这个世界设下重重的防线,不轻易地和任何人有过多的交集。两个有情感洁癖的人,嗅闻到彼此身上熟悉的孤独,相互吸引。
但我内心十分清楚地知道,我们最终不会成为好朋友,因为各自身上的防备都这么厚,即使一方有意,对方却未必愿意。
在她身上,我还看到一些我很喜欢的特质。她英语很好,经常调假一个人出国旅行,让人十分羡慕;她还喜欢去一些博物馆,也让我增加不少好感。
最重要的是,我时常见她看书。我甚至在某个周末,在诺大的图书馆里看到她的身影。这让我觉得有点神奇,有点不可思议,但我只是默默离开,并没有过去打搅她。
遇到一个同样爱读书的人,都会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