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老公8月在哈尔滨呆了13天,事已办完,陪伴了老妈数日,也替我探望了老爹,又参了几场朋友聚会。圆满结束了此次返乡之旅。
于昨晚乘20:55的乘飞机离开哈市,今天凌晨1点到达重庆。又乘早6:30的飞机,从重庆飞往拉萨,于上午9:25到达贡嘎机场。
我和老公同事7:30从家出发,开车前往机场接机。
去的时候,我对老公同事说,让我来开车,我有了上一次开车的经历,胆子也大了,不害怕了。
一路开车顺畅,经过八座雅江大桥,穿过一个隧道,9:15到了机场。真是什么事,都一回生,二回熟。不是不能做,是不敢去做。
昨天老公是乘坐机场大巴到的机场的。别人要送他,他没同意。因为我家楼下就是机场大巴停靠站,20块钱直接拉到机场,很方便。自己开车不算油钱和时间成本,还要交20元过路费呢。
婆婆拄着棍儿也跟着到了大巴站送他儿子。
老公说,他上车的时候,回头一看,婆婆站在哪里老泪纵横。
老公说,那时心里才难受呢。我在听老公描述场景的时候,也泪湿眼底。又想起了我老爹。人到中年,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除了孩子,就是老人。
孩子大了喜欢远走高飞,我们倒不必挂念。老人老了,想子女陪伴身边,而我们暂时做不到,才是最揪心的。
生活就要继续,还得往前走。
老公和我说,最近我们小区里一个他过去的同事比老公还小一岁呢。突发脑溢血,偏瘫了。
眼下的健康的中年人,都好好的活着。没事胡思乱想。
活好当下的每一天,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越来越实际的问题。
02
我已经制作了三期视频,不管我说的好不好,但我自己感觉很好。如果让我选择交流方式,说和写。我是喜欢语言表达的。
不管我爱不爱当老师,但我的性格特点是符合当老师的素质要求的。在没有语言表达机会时,我才选择文字表达的。
我家三口人嘴皮子是一个比一个溜。不能说是能言善辩,但都是口头表达很流畅的那种人。
有了小视频,给了我释放自我的又一个平台。特别喜欢给别人讲课的那个感觉。我有了微信,有了视频,我如鱼得水,我终于可以重回课堂了。
只是我没有名气,没人请我。今天有了自媒体,我请我自己出来讲。我有太多的心里话想说了。我的写作能力有限,仿佛不能完全,准确,即使表达,我内心的想法。
当然好不容易坚持下来的写作,我也不会停止。我要用两条腿走路。我视频栏目的题目都想好了,叫《春天成长课堂》。成长有三方面含义,一是女性(中老年)成长,二是家长成长,三是孩子成长。
第一个成长是家庭幸福,第二个成长,使孩子幸福,第三个成长,使晚年幸福。
传播价值观,让更多的女性享受这种三种幸福。就是我开始做专栏的初衷吧!
隔一天做一次,首发我的公众号,在转发其它平台,获得更多的流量。对未来设计的很美,也是我想做,愿意做,且还有能力做的事。
学校的网课,讲的是文化知识,我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学校的家长学校,形同虚设,我现在要扎实去做。
让一个学生阳光活泼的性格,爱沟通的能力,要比考名校更好。家长特别逼迫他考了名校,他性格当中具有社会部分不成熟的地方。问题的几率非常大。
基金老师说的这种情况和我一再强调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不谋而合的。
在我还发现一个问题。专题教育的主播主讲,是宝妈。电视台主持人。学霸家长。真正一线老师出来做公众号出来讲课的,讲教育的真不多。
不是他们不会讲,是他们真没时间呢。那家长讲的经验其实不能够有普遍性。一个孩子培养成功,不代表所有孩子都好使。
为什么我对教育总有着敬畏之心?就像大夫心里知道,不是所有的病都能治好。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教好。
教育理论懂的人不少,会说的人也很多,如果让会说教育理论的人,不用长,让他上基层带一年班一年,看看能把这个班教成什么样。然后再回来说。
教育理论,我也能长篇大论的说。但现在把我送到一线让我当班主任,我一个月都干不了(体力不行)。一线教师太操心了。
所以我一直心里非常非常的敬重一线教师,主科教师,主科班主任教师。太辛苦了,只有我当过一些老师的人,我才能理解他们的痛苦。
我是没当过媒体记者,我现在我也要当当记者,编辑(自媒体)过把瘾。
不管有多少人听,哪怕有一个人听,这种传波也是有价值的。
何况我做这几年做公众号也积累一些粉丝,不至于个位数听我的课。
有家长提升了,孩子才可能提升。我找的家长学校,我重点找大学生家长。在小学初中我已经不愿意整了。
当了奶奶,我就上线奶奶学校
我觉得一个人的快乐和幸福完全和心态有关。
目标是好事,但是人过半百之后目标不要太大,太大就是和自己过不去。
现在就是珍惜当下的每一天,让他高兴,至于未来不去想。没有那个能力去左右谁谁的未来,我只能保证我自己每天快快乐乐的活着,我就有退休金,我就不生活。
我还想那么多干嘛?对家人该做的我也尽力都好好做。剩下是我做不了的,那也没有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