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百字瞻瞻3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百字瞻瞻3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作者: 一格时间 | 来源:发表于2020-08-10 07:05 被阅读0次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 第六十四章》

合抱的大树,是从小芽苗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匡土堆起的;千里的行程,是从脚下走出的。

看罢此章,不由心生赞叹,老子在文字锤炼方面,其审美修养之高,仅短短数言,便以极简的文字,营建了如其丰富的语境,使读者掩卷驻足,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跨越历史时空,仿佛有一古稀老者,微倚苍天绿树,极目天台巍峨,眺望长路漫漫,不禁追思怀远。恰一孩童正游于台前林间,戏“山下兰芽浸溪”于清,览“松间沙路无泥”之净。

孩童见老者童颜善目,慧心平和,问曰:我仰慕智者久已,请问:微木何以耸天,匡土何以为台,人生何以致远?

老者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方弱冠之年,既有此思考,孺子可教也。

现在让我们从老子触发的联想情景中返回,再次体悟本章老子借助隐喻,所阐释的万物运行生长之道。

老子启示说,任何东西哪怕再平凡,均涵有自在价值,犹如抔土可以成楼台。任何事物不管有多渺小,均深藏无穷的力量,犹如滴水可以破巨石。任何个人即使开始时有多艰辛,均可以成就未来的功业,犹如积跬步可以至千里。

所以个人需要相信自己,发挥天性禀赋,创造生命意义,更需慎终如初。苏东坡在赠给好友的一篇杂文中说: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苏东坡勉励好友说,你要摆脱现状而致力于学习,需广博读书且审慎选取,还需丰厚积累且珍惜细微,其潜移默化的价值,会慢慢释放出来,之于治学我能告诫你的也就到此为止了。

由此而感于家庭教育,信任孩童是其成才的禀赋起点,陪伴孩童是其成长的情感资源,在此基础上,孩童自会锲而不舍,积小成多,必将金石可镂,积善成德,实现孩童自在的人生价值。

天下父母,与孩同行

相关文章

  • 百字瞻瞻3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 第六十...

  • 2018-12-20

    模拟ic之路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18.12...

  •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班班有读&创意读写】(第171天) 《变色猫与月亮冰激凌》第2天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优胜路...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读《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对其中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深刻的理解,说明...

  •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回国后在国际学校工作的三年的工作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对于这个校长助理和行政这个职业有很多的不理解和不全面的认识。校长...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对这句话印象特别深,去年的此...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自己在第三个本命年到来之际,突然意识到,困住我人生的竟不是很久以前烙印在脑海里的想到做到得到中的做到没有实现,竟不...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每天的积累,一点点的东西,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也会使自己变得不同。这个世界太过疯狂,金钱的刺激和社会的浮躁,让越来越...

  •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要知道混下去容易混上来太难。如果真的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索性就先做好眼前的事情。只要...

  •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语言呢,真是很有魅力,经过不同的人阐述,效果完全不同,特别值得欣赏,像极了艺术,本身就是。 继续想着一件事的重要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字瞻瞻3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rd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