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给孩子报培训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成绩好的同学上拨高班,拉大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差距;成绩不好的同学上补习班巩固知识。让孩子上培训班的主要目的还是希望能通过补习来提高考试成绩。
有位孩子的家长抱怨,孩子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上培训班,哪方面学科弱就重点辅导哪门功课;但孩子最终的考试成绩却一直都是中等水平,这位家长总是拿着孩子的成绩进行比较,让孩子心里产生了压力,认为考不上好成绩就是对不起父母的付出。其实这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面目光短浅,孩子的学习状态一种都是被动学习的过程。其实,做为父母,我们教育孩子学习的本质应该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让孩子不停歇地学习,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任务。当孩子对学习没兴趣时,父母的严厉管教只会让孩子更讨厌学习。

教育心理学家说:“当学生对自己所要学习和记忆的内容具有浓厚兴趣时,大脑皮层会有相应的化学反应,产生兴奋,学习和记忆就会更加主动,不但不会认为学习是一种差事,反而觉得是有趣的事情,因此大大地提高效率。”
怎样培养学习兴趣呢?如果孩子对有的学科没有兴趣,考试成绩总是处在中等以下的水平。父母们应该让孩子面对现实,让孩子不要排斥这门学科,克服心理障碍,给自已设立一个个的小目标。父母们可以帮助孩子学习不喜欢的科目,并把它学懂、吃透,总结出适合自已的一套方法。同时鼓励孩子努力大于考试成绩,不要拿自已的短板和尖子生比较。孩子如果过多的在意考试成绩,反而会降低其学习兴趣,影响考试成绩。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学习过程就像是长跑,中途的短暂休息并不会影响最终的比赛成绩,只要孩子厚积薄发,相信自已有能力挑战这场比赛,那么后面的结果肯定会出突意料。我们不要拿自已有限的眼光,去评估孩子无可限量的能力。

教育学者尹建莉的女儿以优异成绩考上了美国常青藤大学,她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她说“我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智慧性,就是对短识的好奇心,平和的学习心态,持之以恒的毅力等等,这些才能成全孩子的成绩,才是在各种考试中胜出的决定性条件。最重要的一场考试-高考中的好成绩,也只能从这里开始。”
关注“育儿精读”,每日分享实用的育儿干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