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无到专注

作者: 以乐天下 | 来源:发表于2019-04-28 20:11 被阅读26次

2019/4/28              星期日              晴

经典是什么,是不知不觉中引导你发生改变的力量。我想说的还是李安的《卧虎藏龙》。

人想不被周围影响,太难了。最典型的例子是,人的观点容易被高赞回答左右。不论是以前的微博,还是现在的懂球帝,甚至抖音也一样,看评论的乐趣有时候甚至大于事件本身。为什么?一则好多人慢慢的变得不太会思考,二则即使会思考,也不能准确的概括出自己的意思,于是心甘情愿被高赞答案牵着走。对事情看法变成了,“我觉得某某说的很有道理”。

原本这样一个现状并不是多大的问题,因为我每天很多时刻也就是这样去做的。但是当我看完《卧虎藏龙》之后,这部电影的很多思想经常在我脑子里飘荡,最后形成了我开篇说的,“不知不知引导我发生改变”。这样的功能意义,不可能是高赞答案能带给我们的。

具体一点说,电影里有一段不太起眼的情节:李慕白一直在思忖道家的终极哲学,不得其解,渐渐陷入一个怪圈,觉得一切皆空,都是虚无。于是更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接受他和俞秀莲的感情。秀莲劝他说道,“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虚无,你刚刚摸着的我的手,它不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吗?”

我觉得我身上也有些虚无主义的思想。典型的例子是,两年前的我,终于淘到过一首好歌,麦浚龙《罗生门》。我想大多数人碰到一首真正喜欢的歌,跟我的做法会很不一样。我当时一两个月的做法是:强迫自己不经常去听她,总觉得听的多了,这首歌跟我的缘分就越来越浅了。尤其不要去学你喜欢的歌,等你学会了,这首歌对你就一点吸引力没有了。

本质上好像是某种悲观主义。最近又发现一首好歌林奕匡《高山低谷》,这次我一遍遍的听着,学着,感受到了更大的乐趣。学习,学会,即使只是一首歌,也能带给人狠原始的一种快乐。为什么要拒绝快乐,只迎合那份虚无。

实话说,我的思想改变,不完全在看《卧虎藏龙》之后。但我相信,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没有这部电影的点拨,我不会那么快跳出之前的怪圈,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相关文章

  • 从虚无到专注

    2019/4/28 星期日 晴 经典是什么,是不知不觉中引导你发生改变的力量。我想说的还...

  • 萨特:从虚无到自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曾兴起过一股哲学热,而萨特无疑是最热门的人物,可以不用加“之一”。那时候中学生的书架上都有...

  • 虚无的存在

    我们从虚无中来,又要回到虚无中去,虚无才是我们的家,可是以虚无为家,不正是无家可归了吗?从虚无到虚无,人类经过一段...

  • 从头脑到当下 从虚无到丰盛

    图文/喜悦 从头脑到当下 从虚无到丰盛 似乎是一句话的距离,可是真正抵达到当下,到丰盛,不知道有多么遥远的距离。 ...

  • 虚无

    人感觉到无聊,为了填补虚无,去寻求超越,完成天命,寻欢作乐。却不知,虚无便是一切都真谛,万物从虚无出生,灵感从虚无...

  • 从专注力到阅读

    未来之璐的晨记系列 2019年2月26日 今天是2019年的第57天,2019年还有308天,2019年晨记第7篇...

  • 从空虚到虚无的延伸思考

    虚无主义来源于对传统的怀念与反思,是传统思想和文化形态对现代思想和社会的影射带来的一种心理落差上的空间迷失感。主要...

  • 【从虚无到疯狂】文/阿卫

    一周就看完了一本书,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原以为就是一个故事,其实是作者的短篇小说集。...

  • 飘渺

    万物从无到有,从虚无到现实,也许人生也本是从死亡开始。在虚无的世界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逍遥无牵挂,那么为什么还...

  • 2020-03-12

    从混沌到清晰,从虚无到存在。 从毁灭到诞生,从开始到轮回。 宇宙造就了万物,万物成就了宇宙 。 我们与它息息相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虚无到专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zj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