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中的贝比鲁斯效应

作者: ONES_Piece | 来源:发表于2016-05-31 10:23 被阅读415次
Babe Ruth

作者/Chris Dixon 翻译/ONES Piece 许昕

译者按:贝比·鲁斯是美国棒球史上最伟大的强棒(强力击打者),整个职业生涯完成了714次全垒打(一棒子把球打飞出场外),这个1935年的记录直到40年后才被人打破。对于不熟悉棒球文化的我们来说,也许无法体会到他的伟大,但他当年所理解的棒球逻辑却被硅谷广大VC所认同,并奉为真理——贝比鲁斯效应。就像贝比·鲁斯当年说的:别因为害怕被三振出局,而隐藏了自己潜在的实力。

“如何击出全垒打:我会使尽全力挥动球棒,并努力完全击中棒球...你将球棒握得越紧,就越容易正面完全击中棒球,那棒球也会飞的越远。我向来挥棒时用尽全力,一击命中亦或是完全错过”——贝比·鲁斯

对于风险投资的新人们来说,贝比鲁斯效应可以算是最难理解的理念之一:

为了建立一个超高回报的投资组合,投资人们必须对每一笔投资进行预期价值分析。令人吃惊的是,各个领域(包括赌马、赌博以及投资等)的前沿思考者们都在某一观点上达成了共识,即我们所说的贝比鲁斯现象:虽然鲁斯经常被三振出局,但他仍然是棒球史上最伟大的击球手之一。——“贝比鲁斯效应:频率vs量级”pdf

贝比鲁斯效应体现在各种投资领域,尤其是风险投资业。就像Peter Thiel所注意到的那样

风险投资的实际回报其实是高度扭曲的。聪明的投资机构往往能够更好得理解这种扭曲的模型。差劲的投资机构会觉得所有公司生而平等,即有些公司会失败,有些会停滞不前而有些会自然成长。事实上这一切都遵循着幂次法则。

贝比鲁斯效应很难被大家理解主要由于人们往往倾向于主动避免损失。行为经济学家的实验曾成功地证明人们在损失一定量的财产后所感受到的失落感远远大于他们在获得等量财产后得到的满足感。

在讨论到幂次法则时,大家往往引用一些众人皆知的例子,主要原因还是人们很难获得全面的投资机构回报数据。

Horsley Bridge是一家著名的投资机构,并是多家风险投资基金的LP。他们愿意与我分享一份全面的匿名历史数据,其中记载了自1985年来他们注资的近百家基金的投资回报。

就像大家预期的一样,基金的回报是高度集中的:大约6%的项目,即4.5%的投资额,占据了约60%的投资回报。让我们深度挖掘一下这些数据来看看是什么区分了基金的优劣。

全垒打:如预期,成功的基金往往拥有更多的”全垒打“投资(即投资回报率大于10倍):

在所展示的图表中,X轴体现了风险投资基金的表现:优质的基金位于右侧而劣质的基金位于左侧

伟大的基金不仅仅拥有更多的”全垒打“项目,他们的明星项目往往也会产生更高倍数的回报。下面的图表展示了“全垒打”项目的平均回报表现:


对于一个优秀的基金来说,他们的“全垒打”项目能带来大约20倍的回报,而伟大的风险投资基金往往拥有能带来70倍回报的“全垒打”项目。就如Bill Gurley所说:“风险投资已经不仅仅是个追求「全垒打」的生意了,而是追求「大满贯」了。”

出局:下图的Y轴体现了投资失败的项目数所占总项目数的比例(译者注:X轴是基金整体回报率):


下表与上表相似,只是换成用每笔投资的金额来体现:


如其所期望的一样,大部分的投资都是失败的。风险投资毕竟是高风险的行业。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条曲线是U型的。 当劣质的投资机构会拥有大量的失败投资,或者优质的投资机构会相对拥有较少的失败投资时,我们并不会对此感到惊讶。而有趣的甚至出乎意料的是,伟大的投资机构往往会比优秀的机构拥有更多的失败投资。那些伟大的基金完美诠释了贝比鲁斯现象:他们孤注一掷,hit big亦或是miss big。没人能在从未出局的情况下赢得大满贯。

本文原载于 cdixon.org,由ONES Piece许昕编译。ONES Piece是一个由ONES Ventures发起的非营利翻译计划,聚焦科技、创投和商业。

相关文章

  • 风险投资中的贝比鲁斯效应

    作者/Chris Dixon 翻译/ONES Piece 许昕译者按:贝比·鲁斯是美国棒球史上最伟大的强棒(强力击...

  • VC界的“贝比·鲁斯”效应“

    编者按:针对投资回报率的正态分布和幂次法则我们在Peter Thiel的《从0到1》中算是领略过了,但是“贝比·鲁...

  • 斯特普鲁效应

    开始了解这个效应之前,先做个小实验,看着下图,准确说出每个字体的颜色,记录你能全部准确说出的时间。 这类似于斯特普...

  • 飞吧,小熊猫

    小熊猫临摹:小可鲁贝洛斯 虽然不太像啦,嘿嘿︎*(๑ºั╰︎╯︎ºั๑)︎

  • 鲁斯·贝本梅尔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 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 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

  • 这次我们将提供,可能是目前互联网时代最好的背单词方法

    理论依据:一多看效应 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三扇贝单词算法 一、曝光效应又称单纯曝光效应、重复曝光效应(英文:Mer...

  • 胜负手:推动“大象”前行的“飞轮”

    --“挑战埃及沙盘”复盘随记 诸位一定对杰夫.贝佐斯的“飞轮效应...

  • 尝试成为一名独立思考者

    公众号:鲁佳演说 视频号:鲁佳演说 在达里欧的《原则》中提到,乔布斯、贝佐斯、马斯克、爱恩斯坦等那些创新型、改变...

  • 斯特鲁普效应调查

    这是优达学城Udacity“数据分析师”课程的“统计学”部分的实践项目,在这跟大家分享,让大家了解统计学知识在实验...

  • 有趣的斯特鲁普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斯特鲁普效应。 指优势反应的干扰下,个体难以迅速准确对非优势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 例如当测试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风险投资中的贝比鲁斯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ec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