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聊到了传统的打仗模式就是冒险加运气。这一观点遭到了很多人的批判与质疑。质疑的内容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存在冒险成分,一切结果都是必然的,要靠军事理论情报系统等。人人都敢冒险,为何军事家就那么几个;另一种是默认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把打仗的方式适用于任何领域。因此他们用别的领域不能冒险的例子来驳斥打仗是冒险的说法。
第一种,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他们没有理解我的说法的真正意义。我说的是,冒险还要有运气。冒险人人都有,但是运气很少人有。因此,所谓军事家少。另外,我说的是传统战争,现代战争打的是通信,打的是科技。这个是另外话题。
我想多说说第二种。他们的这种思维很有意思,也很具有讽刺性。我强调的是那种用士兵的性命搏斗,靠杀人多少决定胜负的传统战争。仅限于这种战争,他的成功的很大成分是敢于冒险和运气好。也就是说,冒险和运气所以能成功,他是有所指的,特指传统的打仗。但是我的朋友们非常自然而然和顺理成章是认为,我不仅仅是说打仗,而是说的任何领域,在任何领域都可以适用冒险和运气。因此他们开始这样反驳了:按照你的理论,你设计的房子也是冒险加运气设计的?我幸亏没有住你设计的房子。你游泳也是冒险游,根本就不用学习技巧了,靠运气游泳。
面对这样的质疑,我也是只能呵呵一笑了。这个思维很有趣,我把他写下来,是一个很好的寓意深刻的故事。
有人曾经多次说我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如果,你们对这话不理解,不要乱用。你看看我朋友驳斥我的这些话语,这才是真正的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别人。在他们的概念里,只要打仗适用的方式,一定适合于别的方面别的领域,并且每个人都应该这么思维。因此,一旦有人说了打仗是怎么回事,那么就默认为你也认同在别的领域也是这么回事。
可是不巧的是,我并不这样认为。打仗和干别的那是两回事。
其实我也不怪他们,我们这个国度了,很久以来就有把打仗的概念强行移植到各个行业的恶习。干什么也像是打仗。比如搞科研,说成了攻克一个堡垒,搞生产,说成向什么目标发起冲锋。因此他们有这种思维也是很正常。
长期的固化教育,确实禁锢了我们每个人脑细胞的活跃程度。现在的企业,搞的什么企业文化,实际上也是培养员工的固话思维。戈培尔的那句名言现在听起来还是响彻云霄袅袅不绝于耳“谎话说一千遍即使真理”
我以前很不屑那种让员工每天早上上班前喊十遍:‘公司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的做法。我觉得,喊一百遍,你不给员工实惠,员工也不会给公司卖命。现在我改变看法了,对于他们,这一招还是蛮适用的。脑子就是这么简单地洗出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