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场进阶上班这点事儿
如何让你的表达更有逻辑

如何让你的表达更有逻辑

作者: 克赛马 | 来源:发表于2017-12-29 18:47 被阅读44次

这是克赛马的第23篇原创

—START—

都说互联网人有三宝:讲故事、谈理想,PPT要做得好。

这几年,动辄遇到很多人在谈论,说现在正儿八经的讲道理已经没用了,必须学会讲故事了。朋友圈中也经常能见到诸如《如何学会讲好故事》、《不会讲故事的人将被这个时代所淘汰》等等之类的内容。

然而我却发现,很多人连摆事实、讲道理这件事都没有做好时,反而刻意的去练习讲故事。

就像是让一个未满月的孩子去练习跑步一样不切实际,结果自然是故事说的又臭又长,事情却压根没讲清。

马叔在职场中也算摸爬滚打过一段时间,见过一些人在同别人沟通时掷地有声,话虽不多,但句句深入人心,内容表达逻辑清晰,工作沟通顺畅无比;同样我也见过一些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冗余繁杂,一件事儿啰嗦半天,也没讲清,让听的人是云里雾里,你可以想象这两类人在职场中的发展结果——

一个天,一个地皮底下还得挖层泥。

所以今天,我打算教大家一个沟通的技巧,让你可以快速的让自己的表达变得逻辑清晰,让听众显而易见的能听懂。

甚至长此以往的这么使用这个技巧,还能训练你的逻辑思考能力,让你的职场印象更出色。

|||>演绎法虽常用却不适用于沟通

演绎法: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

人们进行自我思考时常常会用演绎推理的逻辑形式,这会让人们思考时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和连贯性,但是演绎法却并不适用于我们进行沟通。

简单来说,演绎法=大前提+小前提+推导出的结论。

举例来说:

鸟会飞(大前提)

麻雀也是鸟(小前提)

所以麻雀也会飞(推导的结论)

类似的还有:

生存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大前提)

人也是一种动物(小前提)

所以生存也是人的一种本能(推导的结论)

阅读上述两个例子,我想你一定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啰嗦、冗余,而且你也大概率的笃定自己并不会在平时这么表达。

可我要告诉你,在某些结论并不是这么简单易懂时,你很可能会掉入演绎表达的陷进。

比如我就遇到过询问同事最近工作如何时,ta告诉我的内容就是“最近年末多了很多工作,有的工作还需要同不同的部门沟通,你知道跟别人沟通需要花的精力特别多,所以我最近感觉忙死了balabala”。

你看,这种表达方式你我都会不经意的用到,可仔细回看这种表达你就会发现,它太过于啰嗦和复杂了。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说话要起承转合,有理有据,这就养成了我们习惯用“演绎法”的逻辑,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那样”。

但因为演绎法的表达总是在陈述很多的原因、前提后才做出结论,一旦过于复杂时,我们往往会让对方产生听力负担,难以直接get到你的想法和观点,所以演绎法并不是一种适合于沟通的方式。

|||>开门见山,先说出你的观点

事实上,不论是在阅读一段文字、观看一部电影或是听别人说一段话时,我们的大脑总会对接受到的内容的完整性进行一定的预期。

我们的大脑会不断的根据所接受到的内容推测下一段文字、下一个情节或是下一句话会是什么,如果我们预期的结果同之后接受的信息不一致的话,我们就会感到困惑、不解甚至烦躁。

所以先将观点抛出来,有利于我们的受众(听众、读者)等快速的感知我们所要表述的观点,并加强预期的一致性,让受众能够跟上我们的思路。

我昨天吃坏肚子了,放了好多屁。

上面那段话是我后加的,你会感觉阅读时瞬间卡壳,这就是因为你的预期同上面一句话产生了偏差。

当然,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些演讲者、综艺节目并不按照预期来进行,这是因为他们刻意的设计了一些环节,制造一些笑点、冲突或者矛盾点,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比如我上面那句。

再比如前些日子,闹得沸沸扬扬的《戏精的诞生》中袁立在节目中的表现被称为“神经病”,也是因为这种方式的表达同我们的预期产生了极强的冲突。

如果是纯粹为了训练自己的表达更清晰、更有逻辑,目的更明确,我并不建议初学者这么做。

开门见山可以让受众顺着我们的思路走,不会跑偏,从而更容易达成我们沟通的目的。

|||>PREP原则可以极大的提高沟通效率

PREP沟通原则

即P(point)观点——R(reason)理由——E(example)举例——P(point)观点。

这一原则的使用方法也极其简单,在与人沟通时,我们首先要给出自己的观点或结论,再阐述提出这一观点的因由,之后举例映证这一观点,最后再次重申观点强化印象。

这样的沟通顺序,既能让自己清晰地表达观点,同时也能让对方更容易理解。

这里推荐大家看一下奇葩说中的一期经典案例,马薇薇对战黄执中《该不该刷爆卡买包包》,可以点击下面链接👇。

奇葩说第3季 马薇薇《小确幸不如大欢喜》

马薇薇在初步陈述“她对于包包的理解是将其定义为一种工具”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反方):人生的意义不该寄托在工具上。——Point(观点)

之后阐述了原因“买包包瞬间获得的快乐,如同我们购物、买车、买房”,“但这种快乐是极其短暂的,我们最终会被金钱、银行所绑架,反而丧失了理想”,“而正是这种抽象的、不可购买的反而是应该我们花极高的代价去争取的”。——Reason(理由)

在陈述完毕后,马薇薇举了一个例子,香奈儿女士的故事。她本身就是出身贫寒却最终创立了一家全球著名奢侈品品牌的神奇女性,“香奈儿女士之所以会成为女性独立精神的象征”,“是因为香奈儿女士始终怀揣梦想,为了梦想甘愿付出,最终才铸就了香奈儿品牌,成就了香奈儿精神”。——Example(举例)

最终,马薇薇以一句金句结尾,“与其购买名牌,何不让自己成为一个名牌,小确幸不如大欢喜”。——Point(观点)

这一期,马薇薇逆袭斩获44票K.O黄执中,成为《奇葩说》金句女王,堪称经典。

你会发现,掌握PREP原则的沟通技巧,你的表达会事半功倍,产生强大的信服力。

|||>结语

能说会道,在我们的职场中愈发的体现其重要意义,是因为“表达”这一概念,无时无刻不占据我们生活和工作,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去训练的生存技能。

而掌握PREP原则的使用方式,不断训练,你也可以做到逻辑清晰,目的明确的沟通!

如今这个时代,“颠覆”在每一个行业都会不断的产生,任何一项你曾赖以生存的、同行业相关的技能都有可能在未来无用武之地,而表达这项通用的技能会越来越体现其重要价值。

因为,这一时代,是影响力的时代!

而表达,就是扩大你影响力的钥匙

END

事实上,本文每一个小节都采用了PREP原则的表达方式,你发现了吗?

我是马叔,一名“零售民工”,零售界的跨界写手

以下内容为附赠内容,不收费,纯公益。

在么?


这是人们经常会在聊天中运用到的首发词,对于那些发起疑问的人来说,他们希望可以委婉的介入别人的时间段中以寻求某件话题的开始,可要我说这一句话可以被划上新时代“反人类”、“反社会”的十大社交话语之一。

类似的话语还有“睡了吗”,“你忙吗”,“帮我朋友圈第一条微信点个赞”,“你也来清理一下朋友圈吧,看看有多少人删了你”等等。

在绝大多数有明确目的的聊天场合中,直接表达你的来意,才是最正确的方式,与其说“在么”,不如直接了当的说出你要沟通的内容,这样才可以让对方根据你的内容作出正确的回复,节约双方的效率,避免冗余的沟通。

相关文章

  • 如何让你的表达更有逻辑

    这是克赛马的第23篇原创 —START— 都说互联网人有三宝:讲故事、谈理想,PPT要做得好。 这几年,动辄遇到很...

  • 如何让你的表达更有逻辑?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下面这些情况: 同事汇报工作,PPT讲了大半天,下面的人却不知道他在讲什么; 一个热心的网...

  • 如何让表达更有逻辑

    这一篇文章关注如何通过结构化思考让你的表达更有逻辑,后面会分析怎样提高形象化表达,加强沟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先来...

  • 逻辑是个好东西

    逻辑严谨,就是顺理成章、条理清晰、符合规律,意义就是让人信服。 1 结论先行 如何让自己的表达更有逻辑,如果你让我...

  • 【复盘】如何让表达更有逻辑?

    佛山·洋葱#表达力# 读书会 周一是大多数人的工作日,却是K12教育行业从业者的休息日,参加这次读书会的3位小...

  • 学会表达第二节:定框架2020-11-13

    要表达的内容,有了主题后,那接下来就是如何让表达更有逻辑,也就是让表达的内容有条理。 解决的办法:定框架。 框架形...

  • 结论先行

    片段来源:《爆款10W+写作指南》 主题:结论先行 如何让自己的表达更有逻辑,如果你让我只给你一条建议,那就结论先...

  • ORID笔记之如何让你的表达更有逻辑?

    如何让你的表达更有逻辑呢? 需要掌握5个原则。 1,引入问题。与人交流,只有问题能够很好地抓住别人的注意力。因为现...

  • 如何让表达更有逻辑——搭架子

    最近报名了一个课程,主要是教如何更高效表达。昨天讲的主要内容是如何让表达更有逻辑,老师讲了三个方法。 第一个是时间...

  • 如何让自己在表达时更有逻辑?

    最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才能让自己在表达的时候更有逻辑呢?” 大家知道,我是一名演讲教练。 而在这之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让你的表达更有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lw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