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闲扯之三

作者: 古眼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18:51 被阅读30次
元曲闲扯之三

定位于闲扯,一是自知学力浅薄,所言所识,未必经过钩沉考证深思熟虑,难免穿凿附会,不敢妄称学术,二是因为身处浮世绘中,扯淡有理,闲聊无罪。

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如果能够有趣地打发点无趣的时间,给朋友们提供一点有限的娱乐,或触动并缓解一下紧绷而焦虑的神经,也就阿弥陀佛了。


中吕·阳春曲·知几 (四选二)

白朴

六、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知几”不是“知己”,指的是见微知著,“几”是世事变化之细微处,但由此可预知未来的大变化。

第一句说,虽然内心里明灯似的,明白什么是荣辱得失、是非美丑,但是群居守口,不说好坏,只可悄悄地点个头。——当然不是在朋友圈里点赞,那是要留下把柄,可做呈堂证供的。这让人想起一个成语“道路以目”来,连招呼寒暄都免了,言语都哑语化了。元朝嘛,异族统治,高压强权,动不动就要砍头的。此句描述的是严酷的社会大背景下,诗人为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得已的生存策略。

第二句说,没事不要找事,就躺在故纸堆里翻翻捡捡,消耗时光,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也。在“八娼九儒十丐”的元朝,读书人社会地位低下,所以就失去了出门操社会的机会。即使寂寞难耐,非得外出,也只能与娼妓乞丐为伍,找点肮脏之乐。

第三句说的是,当个无事可做抄着手围观的吃瓜群众,看看热闹,看看稀奇,无所用心,难得糊涂,甘于贫贱,乐于贫贱,还自感风流,这就多少有点阿Q精神了吧。这样的读书人,在现代西方,被称为犬儒。“把对现有秩序的不满转化为一种不拒绝的理解,一种不反抗的清醒和一种不认同的接受”。

但略有不同的是,东方白朴们到底“知几”,——至少自以为“知几”——有见识,有自信,有坚守,有期待,属于遗世独立的四有动物吧。哀莫大于心不死。


七、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人稀。

“今朝有酒今朝醉”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表达的是乐观洞达、与世无争之情怀,有唐代诗人的豪放气魄。

但白朴借来用得如何?下一句就露出了窘迫局促,好一个“有限杯”!平常我们酒桌上临近下席,主人殷勤劝酒,客人执意推杯时说:哪有喝得完的酒嘛!就是嘛,没得酒了嗦,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可见,白朴们喝酒喝得不爽快,是酒量不行,还是想来个“世人皆醉我独醒”?

第二句,为喝酒不爽快找理由呢。莫喝麻了,等哈哈转个背,也许就沧海桑田喽。也许期盼中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来了。原来是心有不甘、心有所待,心不空,怎么能够像李太白那样喝出豪情万丈啊。

第三句继续写心事,眼看岁月如梭时光似箭,打个呵欠就过了大半辈子了,朝如青丝暮成雪,老朋友死的死亡的亡,零落成泥碾作尘……亡国之悲泛滥,生命之痛上涌,你说这酒还怎么喝得下去嘛。


八、越调•柳营曲•金陵故址

查得卿

临故国,认残碑。伤心六朝如逝水。物换星移,城是人非,今古一枰棋。南柯梦一觉初回,北邙坟三尺荒堆。四围山护绕,几处树高低。谁曾赋黍离离。

第一句,写作为前朝遗民的诗人,走进故都,辨认残碑,缅怀故国。叙述。

第二句,诗人想起了金陵的六朝建都史,曾经的商贾云集不再,曾经的繁华繁荣消散,曾经的风流蕴藉败坏,流水落花春去也,叫人伤心。抒情。

第三句议论,时光流转,物是人非,来来去去的无非棋子,而金陵就像兵家必争之棋盘,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第四句借两个典故发表感悟:活着的时候像是做了南柯一梦,荣华富贵忙乎,空欢喜一场,死去了即使是埋在——北邙坟:东汉及魏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洛阳市北的邙山——八宝山烈士公墓,备享哀荣,也还是一抔黄土而已。活得像一场梦,死得像一场梦,生死两恍惚!

第五句写眼前所见之景,暗含哲理。虽有四围的山护绕着,却没能保护住宗庙社稷,虽不曾见“神鸦社鼓”,但也有树木葱茏,比赛着高低。由此,自然而然地进入结句之叹。

第六句借诗经《黍离》之典,把家国沦亡、生死荒芜、兴衰更替的滚滚情感推向高潮,便戛然而止。《诗经·王风》有《黍离》篇,内云“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是东周的大夫看到故国的宗庙,尽为禾黍,徘徊感叹,而作是诗。


九、南吕·四块玉·别情

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按预定的顺序本不该讲这一首,但剩下10分钟光景,看中了它的短小精悍,讲完刚刚好。)

题目“别情”表明本首写的是男女之间的离情别意。是男人送别女人还是女人送别男人?从内容上似乎很难确定,相思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但放在古代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写的是女送男。因为古代女子固守闺房或青楼,那是少有出外灯晃的机会的,外面的世界属于男人,除了诗经时代,或者元宵灯会之类的特殊时段。

开篇点出相思主题。散曲短小,且用于歌唱,容不得弯而环之环而弯之,必须得开门见山。

第二句一个特写,写什么?写男人下楼去了,女人就站在栏杆边看,还用袖子拂去栏杆上的杨花,好像担心它遮着了望眼一般。杨花即柳絮,切合折柳(留)送别。比作“雪”,一壁色彩形似,一壁蕴含着悲凉心情。

结尾一句“溪又斜,山又遮”,动感十足,男子漂浮的身影愈来愈远,女子眼巴巴跟着移动视线,写溪,写山,貌似就不写人,痴情欲绝之写照。最后,终于看不见了,不由得伤心悲痛,迸出了失魂落魄的一句:“人去也”。画面优美,闪回跳跃,情感强烈,像一幕精彩的微电影。


后记:

昨日下午讲完,过河回家,刚落座,来不及敲击这些文字,中华兄来电,云:曹兄驾到,好久不见,晚上小聚……因此延至今日推出,各位朋友,抱个歉,致春安!


相关文章

  • 元曲闲扯之三

    定位于闲扯,一是自知学力浅薄,所言所识,未必经过钩沉考证深思熟虑,难免穿凿附会,不敢妄称学术,二是因为身处浮世绘中...

  • 元曲闲扯之十二

    山坡羊 陈草庵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

  • 元曲闲扯之二

    上周的闲扯,我们主要注重介绍时代变迁对元代读书人的巨大影响,白朴的《渔夫》和《饮》里面渲染出来的牢骚,也事关家国兴...

  • 元曲闲扯之五

    大德歌•春 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子...

  • 元曲闲扯之四

    十、正宫•叨叨令•道情 邓玉宾 一个空皮囊包裹着千重气;一个干骷髅顶戴着十分罪。为儿女使尽些拖刀计,为家私费尽些担...

  • 元曲闲扯之六

    水仙子•怀古 张可久 秋风远塞皂雕旗,明月高台金凤杯。红妆肯为苍生计,女妖娆能有几?两蛾眉千古光辉:汉和番昭君去,...

  • 元曲闲扯之十

    四块玉•叹世(二首) 马致远 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谁能跃马常食肉?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 “叹世”只...

  • 元曲闲扯之十一

    折桂令 叹世 马致远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

  • 元曲闲扯之七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终...

  • 元曲闲扯之八

    小桃红 春闺怨 乔吉 玉楼风迕杏花衫,娇怯春寒赚。酒病十朝九朝嵌。瘦岩岩,愁浓难补眉儿淡。香消翠减,雨昏烟暗,芳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元曲闲扯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mc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