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渴望成长的你,一定看过一些相关文章或者听过一些演讲,他们告诉你,要想改变自己,就要敢于跨出舒适区。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跨出舒适区的方式就是鼓起勇气去做自己过去不敢做的事情,比如去参加比赛、去融入一个陌生的场合、去做一件冒险的事情等等。
过去我也曾这么觉得,可现在慢慢地,随着刚开始自我认知的觉醒,我开始看一些相关的文章,听一些让人热血澎湃的讲座,尽管那时候我对他们的话坚信不疑,并果断去行动,去努力,但在这努力的过程中,渐渐地,我发现,其实跳出舒适圈并没有我想的跨度那么大。现在我真正需要做的,就是稳步积累知识和经验,一步一步往上爬,同时保持着一颗对外界察觉敏锐的洞察心,那么这种本身所拥有的实力便会引领着你不断地走向更大的平台实现自我。
现在在读大学的我,也有参加一些比赛,学术性的,社会实践性的都有。我也有跑到大学外面的其他重点大学里头听讲座,去省图书馆、长江报告厅里面聆听学术大师的分享、细看书籍。而且,我也会定时地结交一些新的朋友,去做不一样的事情,比如去泰国小镇做回国际志愿者、去落后乡村支教等等。
这些貌似听起来还不错,可是突然有一天,我静下心来想想:这些确实能够促进我的成长,尤其是开阔我的思想,看见更多的可能性,这些经历对我来说无疑是可贵的。但是他们也花费了我不少时间,比如我为上周的一个比赛烦心,而一周都没有记忆英语六级单词,这真是让我极其忏悔的事情。
我懊悔,我的时间去哪里了呢?发呆,思索,查询,搜集,和团队成员约出来讨论却还是收获不大。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个比赛重大性不大,而我却为此付出了大量时间、精力,然而效率没提高,成果不显著。有时候不得不抱怨自己的执着——姑娘,你何必这么较真呢?从一定程度上说,把时间踏踏实实地拿去为英语六级奋斗,考个600分,也许对我来说更有意义。手头事情太多,而且仿佛每一件事情都要吸干我的精血,感觉脑袋简直要爆炸。
现在再想想,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我是给自己编了一个蜘蛛网啊!我需要跳出这个舒适区!这个用参加的比赛、讲座等等来布满的看似励志满足感爆棚的舒适区!我需要突破它,我需要想办法把学习的其他方面也不落下,我知道,这是个大学问。一、我得学会时间管理,那么我就得严格制定时间安排表了,每天审查自己的“无效”时间;二、我必须保持精力充沛,不管再怎么忙,也要每天坚持锻炼,早睡早起,因为这能够根本地减少疲乏的时间;三、我要拥有强大的意志力。
原本以为,做一些和现在不一样、在别人眼里酷酷的事情就是跳出舒适区,现在我得告诉自己,能够扎实地学习和思考,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能够坚持对学习的渴求和认真严谨的态度,这简直不要太酷。比如,一个学期坚持进行英语晨读,哪怕是跟着手机里的软件、带着耳塞,每天练习;比如,不管天气炎热还是寒冷,哪怕是要扛着略为沉重的电脑,不管刮风下雨,都可以保证每周去图书馆学习5个小时以上;比如,每周坚持从图书馆借一本书,并且认真做读书笔记;比如试着去读懂全英文学术网站里面的文献;比如,每天坚持做半个小时的平板支撑……
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这些事情,看似简单,可是做起来并不容易。什么是跳出舒适区?这真的不是非要你融入到另一个新的群体里来获得成长,而是不管你处于怎样的群体,只要你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且敢于去尝试、改变,再小的事情,都可以是大跨越。而你要做的,就是坚持。这恰恰是最难的。
每天都要跨出舒适区!因为,那头,是我要追寻的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