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互联网圈一定会被张小龙和小程序的新闻或者演讲刷屏,小程序、微信和张小龙有多厉害已经有很多人说了,这篇文章也不会再去说。在演讲中,张小龙一直在给小程序强调的一个定位就是无需安装,用完即走,没有入口,限制消息推送和搜索功能。他提到,微信团队给这种做事方式起名叫「克制」,但他自己并不认可「克制」这个词。
「克制」给人的感觉就是可能已经决定要做某件事,只是在做的时候克制住了没去做,而张小龙认为做决定的时候,合理性是最重要的因素,要舍掉很多本来想做,却发现会做不好的事,或者一开头就是错误的事,这种决定就不应该被决定出来。我觉得应该有更好的一个词来总结这个意思,就是「节制」。
「节制」就是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尤其是做产品的人为产品设计功能的时候,应该时刻用这两字提醒自己,哪些功能该做,哪些功能不该做。是不是每一个产品做出来我们一定都要加个开屏广告?是不是有点风吹草动我们就要给用户推送个消息?是不是为了让用户多点几次广告我们就要故意放一个假的关闭按钮在广告条上故意引导用户去点击?是不是每一个工具类应用都要加上社交功能?
前几天火遍微博的高洁丝广告,才不管什么是用户体验,一堆现金摆在眼前,我管你是谁,大老爷们和小朋友都可以看看嘛,如果稍稍反思一下「节制」这个词,完全可以做的更优雅一些嘛。反观微信的广告,每条广告都给人优雅和从容的感觉,每一个宣传片都看得舒服,而且数量的节制上也把握得很好,不会给人造成打扰。
微信这样规模的应用尚有这种觉悟,但很多刚起步的小公司和小应用却对「节制」二字视而不见,一个体检类应用,看到别人加聊天功能,他也加上聊天功能,有了聊天还不够,还要加语音聊天,还要加视频聊天,不!直播也要加上,首页放三个 banner,出去接几个广告,放满!……这不是个例,这是超过一半的互联网公司和应用的写照,有这些时间,稍稍「节制」一下其他次要功能的开发,好好专心优化自己的核心功能,使其更具竞争力难道不好吗?
追根究底,所有的不节制都是源于浮躁和急功近利。当然这获取短期的利润也许不受影响,但若长久发展,「节制」一定是要经常拿出来提醒自己的一个词。愿互联网人都用一颗「节制」的心去打磨自己的产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