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亚 哈丁,一位优秀的美国花滑运动员,曾获得过无数冠军桂冠。她是世界女子滑冰史上第二位、美国第一位做出“阿克谢尔三周半跳”的女选手。

“阿克谢尔三周半跳”有多难呢?这个动作因为难度系数太高,至今在花滑历史上能完成的女选手也是屈指可数。
但就是这样一位极具天赋的花滑冠军,却因一桩买凶伤人恶行,永远坠落。
《我,花滑女王》就是关于托尼亚的一部另类的传记电影。

1994年,托尼亚和队友南茜 克里根同是挪威冬奥会花滑金牌的有力争夺者。奥运前夕,南茜突然遭到陌生男子袭击,高高挥起的木棍直接砸向南茜的膝盖。

FBI迅速介入,最后确认是托尼亚的前夫杰夫吉卢利买凶伤人。
托尼亚还是参加了冬奥会,但表现大失水准,只获得了第八名,伤愈归来的南茜则获得了银牌。
赛后审判中,托尼亚以包庇罪被判3年缓刑,还有公益劳动和罚款,最关键的是终身禁赛。最关键的是,所有人都认为她是买凶伤人的共谋犯,绝不是包庇这么简单。

从花滑冠军到买凶伤人,从光环加身到恶行昭著,其实托尼亚的人生轨迹其实很早就已经被决定了。一手促成这一切的,正是她的亲生母亲。
托尼亚出生底层家庭,是母亲与第4任丈夫的第5个孩子,她的母亲脏话连连,凶狠霸道。四岁的时候将她扔进滑冰场开始训练。
为了让女儿提高成绩,母亲采取的方法不是鼓励,不是支持,而是侮辱和控制,并为此不择手段。
女儿在训练中想上厕所——给老娘滑!我花钱可不是让你来尿尿的!尿湿了裤子也得继续滑。
女儿和其他女孩在冰上交流——不许和她说话!她是你的敌人。
女儿在冰场上训练——不许停下,你他妈有在努力吗?

嫌女儿训练不够努力——真是没用的废物!接着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暴打。
要成绩,就必须羞辱女儿,让女儿愤怒!
要成绩,就必须控制女儿,不惜使用暴力!
在暴虐的母亲影响下,托尼亚长成了母亲的翻版,满口脏话,性格暴躁,举止粗俗。

托尼亚偶遇杰夫,只因为对方夸她一句“你太漂亮了”,内心严重缺乏爱的女孩就坠入爱河。

但杰夫和母亲一样,同样有严重的暴力倾向,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
从小习惯了母亲暴力的托尼亚,甚至宽慰自己:
母亲爱我,所以打我。杰夫爱我,所以也会打我。这都是爱的表现。
在母亲暴力管控下,不可避免的性格缺陷和畸形心理,一路拉着托尼亚滑向人生最大的悲剧,她与杰夫陷入相爱相杀的纠葛。同居,结婚,一次次分手,一次次报警,最后离婚。
在向奥运会发起冲击时,托尼亚给杰夫打了电话,结果就是杰夫买凶袭击了南茜。当面对巨大压力时,托尼亚只会选择她最熟悉的以暴制暴,试图以暴力手段解决掉竞争对手。

托利亚哭着离开了她从4岁起一路奋斗了20年的滑冰场。
为了谋生,她进入了拳击场,反正这种暴力她很熟悉了。出生于暴力的家庭,因为暴力而身败名裂,最后再用暴力的职业维持生计。

她曾经小心翼翼地问过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刻,你有没有喜欢过我。
母亲回答,我知道你恨我,可我把你培养成了冠军。

托尼亚的人生悲剧,始作俑者正是她的亲生母亲:
一个暴虐伤人的母亲,培养出来的孩子即便成人后事业成功,但偏激、扭曲的人格和心理,不可避免地会拉扯他走向悲剧结局。
与有暴力倾向的杰夫纠缠,悲剧;买凶伤人,悲剧;终身禁赛,悲剧。而一切悲剧的开始,皆因一个恶语相向,操控你人生的母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