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斯多葛(学习笔记)
——学习怎样过好这一生的学问
人人都说命运无常,但能不能做到不被无常的命运所伤害呢?我学到了一门过好这一生学问——斯多葛。
斯多葛(stoic)是教人怎样过好这一生的学问,它源自于希腊西派的学派得名(stoa poikile)。是指雅典中心广场北侧的绘画长廊,创始人之诺经常在这里给没人讲课。
公元前300年的时候,也就是苏格拉底在同一广场被审判,100年之后,希腊城邦的政治军事已经衰落,但是学风大畅,诸子争鸣。
一个是极端的享乐主义,花开堪折直须折,珍惜眼前,让欲望飞,另一个是犬儒主义,荣华富贵皆浮云,唯有放弃物欲,才能得到真正自由,他们破衣弊履,以地为席。这两派一派玩世,一派弃世,斯多葛不像犬儒主义一样弃世,也不像享乐主义一样沉湎物欲,斯多葛主张物物而不为物所物,既享受现实的美好,又洞察其转瞬即逝,人生应该追求有德性的生活,并等待命运女神的垂青。尽人事,知天命。
所谓德性,就是成为我们应当成为的那种人,至于应当成为什么人,斯多葛自有他的说法,我们对父母兄弟朋友,加帮,有责任职责,一个也不能少,什么也不能阻止一个斯多葛履职尽责。
斯多葛推崇理智,因为唯“人”有理智,成为应当成为的那种人,就要让理智主导我们的生活。而罗马人改造过的斯多葛,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把内心宁静放到了极高位置。
宁静与德性同样重要,并相互关联,德性完备,则平静降临,内心免于一切负能量,反过来内心宁静,才能追求德性。
理想的罗马斯多葛是这样生活的,享受美好事物,追求成功,但绝不沉湎其中,洞察一切,像朝露一样随时消失,如果富贵荣华转瞬间被夺走,那也是命运使然,丝毫不能动摇一个斯多葛的沉着与坦然。
无忧无惧,无嗔无念,内心宁静,当然宁静不是放弃所有情绪,而是放弃负面的情绪,不为愤怒,悲伤,焦虑和恐惧所动。

怎样做一个斯多葛?
第一,总是设想最坏情景,假设一切已经被命运夺走,设想最坏的情形,这件事情本身就会降低命运无常可能对你的心理伤害,恶运对那些以为前面只有好运的人冲击最大,珍惜生活,但时刻自省,洞察美好终将逝去,专注从当下获得快乐。
想象你已经失去一切,亲人朋友,财富,生命,然后睁开眼睛,珍惜当下,这是重要的十多个心理学,它一被再证明有用。灾难来临时,最先崩溃的总是乐观主义者,因为乐观在惨淡现实面前被碰得粉碎,就不同,灾难来临,对他们只是符合预期,习惯于设想最坏情形,你才能决定获得坚韧和勇气。真正的勇气是知道生活的真相,却仍然热爱生活。
第二.控制能控制的,无法控制的,要放手,什么是我们不能控制的——环境;什么是我们能控制的——我们对环境的态度,斯多葛将一切环境因素内化为自己对环境的态度,讲一切得失之源都归于自己,放下对无法控制的外物的忧郁,焦虑。人们通常想改变世界,斯多葛通常想改变自己。
第三.对抗命运对未来的安排,但接受已成现实的过去和现在,仿佛它是宿命。斯多葛的宿命论,是针对过去与现在,因为他们已成事实,不可改变,既然无法改变过去和现在,那就不必再妄自悲叹,不要反复思量,假设当初怎么样会如何,不要把情感经历,资源浪费在这里,更不能让其摇动内心。
第四,克己。
假想最坏的情形可能发生,斯多葛会再往前走一步。斯多葛主张,时不时的过些苦日子,不是为了从苦日子当中获得快感,而是为了让自己更能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推崇克己是为了获得勇气,意志力和自制力。
五.反思。
斯多葛也有三省吾身:
1.今天改正了什么?
2.今天抵制了什么?
3.今天有什么进益?
斯多葛入世,积极参与生活,但集参与者与旁观者两个角色于一身,一边作为,一边又观察自己的作为,并按斯多葛准则来评估:
①你有没有设想过最坏情形?
②你有没有区分能控制与不能控制的事情?
③你有没有内化目标?
④你是否沉湎于过去,而忘了注视未来?
⑤你有没有克己?
对一个斯多葛来说,死亡是终极测试。一个标准的斯多葛坦然接受突然来临的死亡,因为他每一天都是向死而生,因此已经过了自己想过的一生,随时可死。
现代人做斯多葛有什么用? 有些难题是亘古不变的,在无常世事中,在侮辱、焦虑、灾变、老去、死亡面前,无论你是罗马人还是现代人,都想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斯多葛不仅是学问,它更多的是践行,用斯多葛的做法, 就是把每天当作最后一天,既入世,又时刻从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注重德行地去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