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有时候会讲:“谈钱伤感情”。意思是在亲朋好友那里,别把金钱关系追究得太清楚,否则容易影响感情的亲密。而有些人却持有不同看法,认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那么感情和金钱是怎么样的一种关系呢?
在传统经济学的观念里,金钱和感情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领域”,它们不仅互不相关,甚至是两个“相互敌对的世界”。一方面,感情关系里都是脉脉温情,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情感。而另一方面,在金钱领域里,充满了理性算计和效率为先。如果把金钱计算引入感情关系之中,就会破坏感情关系。比如说,男人和女人如果为了钱而结婚,就不是一种“真正有意义的婚姻”;还有,朋友之间不能谈钱,如果出门还AA制,那就太抠门了,算得那么清楚,不值得深交。总之,大家觉得,情感交往不能和钱沾边,关系还是纯粹点、健康点好。
这种敌对世界的观点在很多地方都获得了伦理和道德上的支持,社会舆论会强迫大家遵守亲密关系和金钱交换之间的分离规则。比方说,男人和女人可能为了钱而结婚,但大部分社会文化不会鼓励这种行为,毕竟这种亲密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物质利益,舆论上就认为这样的婚姻是没有真感情作基础的,注定无法长久。由此产生了“拜金女”、“凤凰男”等等称呼。按照这个思路,只有清除了情感和亲密关系的影响,市场才会真正有效率。
虽然传统经济学和社会道德总是在强调感情关系和金钱的分离,但其实,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对这种传统的对立世界观形成了某种挑战。
比如,逢年过节,长辈都给孩子包压岁钱,有人结婚生子的时候,我们亲朋友好友之间也要给个红包送个贺礼,年轻人赚钱了还要定时给老人生活费来履行自己的赡养职责。这些行动本质上都是货币的转换,但又是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最亲密的关系之内的。所以我们的社会,从一开始,就没有把经济活动和情感关系那么严格地区分开来,甚至很多时候,金钱的支付和转换,已经成了我们亲密关系的一部分。
比如说好朋友结婚了,我给的红包自然大一点,但是如果是普通同事结婚,那可能我就给个小红包意思意思。反过来说,我们正是用不同的经济行为,表明我们情感关系的亲疏远近。比如刚结婚的小两口可以从父母那里拿到一笔数额不小的房子首付款,因为只有亲爹亲妈才会这么大方。所以说,金钱支付所代表的经济活动常常是整合在社会关系内部的,社会传统给了经济活动一定的规范,让金钱交易和感情关系常常可以共存,互相维持对方而不伤害彼此。如果还秉持着传统的金钱和情感互不干涉的原则,我们将无法透彻理解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的。
感情和金钱并非绝对的对立,而是互相的融合,拥有金钱关系的感情甚至会推动感的发展。因此谈钱往往不是伤感情,谈钱而伤害的感情恰恰是因为感情不到位才会因为金钱受伤。
本文出自慧智家庭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