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稿

作者: 梅花绽放 | 来源:发表于2018-05-16 15:21 被阅读1次

  开学第一课

        开学了,新学期总是充满很多新的希望,充满无限的可能性。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老师是书写祖国未来蓝图的人。新的时代来临,面向未来,增加了新的挑战性,增加了强烈的时代感,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爱心,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我历来特别注重开学第一课。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好第一课对于一个学期的工作至关重要。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主题为“斜杠青年”的开学第一课。下面就是我文字整理材料。

          亲爱的小伙伴们,真不敢相信我们居然经历了放假、过年转眼又开学回到学校的这一大轮回,时间真快啊!新学期新打算新目标新起点,在这一学期中,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开学第一课,时下里最火的新概念:斜杠青年。

          1、那什么是斜杠?用符号怎么表示?那斜杠青年又是指什么呢?

        斜杠是出自《纽约时报》的一位作家的书籍《双重职业》,它指出眼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于“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是选择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的生活。这些人在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萌萌姐:作家/极北咖啡创始人/立德领导力/早起达人......。那么为什么老是会选择这一主题为开学第一课呢?因为真正的斜杠青年就是你们这一代。

          2、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斜杠青年呢?我想还是那句老话:做好新学期新打算。下面老师给大家读一首诗,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

目标

有目标的人在奔跑,

他知道自己要去哪儿。

沒目标的人在流浪,

他不知道要去哪里。

有目标的人在感恩,

感恩周边一切为他付出的人与物。

沒目标的人在报怨,

觉得全世界都欠他的。

有目标的人睡不着,

希望早日实现理想。

沒目标的人睡不醒,

因为不知道早起来去干啥。

给人生一个梦,

给梦一条路,

给路一个方向,

跌倒了要学会自己爬起来,

受伤了要学会自己疗伤。

生命只有走出来的精彩,

沒有等待出来的輝煌。

(孩子们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感受:目标的作用和重要性)对,同学们认识的都比较深刻。目标是成功的前提,有了目标,才有前行的方向,才有达成目标的动力。有了既定的目标,更需要有强烈的成功意愿,更要有一个坚持、永不退缩的心。那么如果只有目标,却没有行动力,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案例,希望能给你启发,能够在大家制定新学期新打算时有所参考。

        爱默生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文学家,他在一生中帮助过很多作家和文学青年。

曾经有一位乡下的小伙子登门拜访年事已高的爱默生,并呈上自己的诗稿。爱默生读后,认为他是一个可造之才,决定凭借自己在文学界的影响大力提携他。

于是,爱默生将那些诗稿推荐给文学刊物发表,虽然反响不大,但他鼓励这位青年诗人继续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

于是,老少两位诗人开始了频繁的书信来往。

青年诗人的信激情洋溢,才思敏捷,爱默生很是欣赏。在与友人的交谈中经常提起这位年轻人,并希望这位年轻人他日有大作出现。

但是一段时间后,这位乡下小伙子再也没给爱默生寄诗稿来,爱默生再三催促,他总是以正在酝酿大作而推辞。后来,在一次文学聚会上,爱默生又见到了这位年轻人,问他:“后来为什么不给我寄稿子了?”

“我在写一部长篇史诗。”青年诗人自信地答曰。

“你的抒情诗写得很出色,为什么要中断呢?”

“要成为一个大诗人就必须写长篇史诗,小打小闹是毫无意义的。我要做一个大诗人,我必须写大作品。”

“那很好啊,那么,你的大作什么时候完成呢?有没有一个具体的计划?”

“快了,灵感来了,很快就能完成。”

“好吧,你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我希望能尽早读到你的大作品。”爱默生有点无奈地说。但后来,年轻人就从爱默生的视线里消失了。再后来,他给爱默生写信说,长时间以来他长篇史诗没有完成,因为一直忙于一些事情,总是不能有专门的时间来创作。有时候让他也感到很无奈,不知为什么,每当面对稿纸时,他的脑中便一片空白,并不断被一些事情打断。他很苦恼,觉得浪费了自己的才华,也许再也写不出作品了。爱默生收到信后很遗憾,很为这位有才华的青年感到可惜。有了才华,也有了目标,却没有具体计划去努力,导致把时间花费在一些作用不大的事情上,确实很可惜。由此可见,在明确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必须把自己的工作任务清楚地写下来,然后落实成具体的工作计划。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使得工作更加条理化。

        怎么叫落实成具体的工作计划呢?

就是指不论你要完成一项什么样的工作,都应该把你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从头到尾所需要进行的每一个步骤都写下来,然后根据它们的轻重缓急来安排先后顺序,再然后,一步一步地遵照执行。

你可以把这份计划写在一张纸上,或者输入电脑,这样方便你随时看到,随时提醒自己。

这样做不仅仅可以达到高效工作的目的,也可以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正如史蒂芬·柯维在其《有效的经理》中写到:“我赞美彻底和有条理的工作方式。一旦在这件事情上投入了心血,就可以减少重复,开启了更大和更佳工作的任务之门。”

博恩·崔西在其最新著作《吃掉那只青蛙》中提到一个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法则——10/90法则,再次强调了计划的重要性。

10/90法则是指:如果你在工作前花10%的时间用于制订计划,在工作过程中将节约90%的时间。

那么可以想象,如果你能精心计划每一天的工作,就会发现每天的工作进行得如此顺利,如此高效,你在人生和事业上也远比以前得心应手。并且,你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变得更有力量,最终你会变得势不可挡。

总的来说,工作的有效性,更多地体现在对时间的支配上,而时间的有效利用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工作计划来实现。

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1882.1.30~1945.4.12),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受民众期望和受爱戴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4届总统的人,任职长达12年。

他是身残志坚的代表,也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是一个注重计划的人。

罗斯福先生1921年就因患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致残,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多不便。在1928年任纽约州长、1932至1944年任美国总统期间,他每天都有大量而又繁重的工作要做,

如此繁杂的工作,有时候一个身体健康的人都可能力有不逮,他是怎么完成的呢?

后来我们发现了这个秘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秘密:工作表。

罗斯福为了能更加高效地工作,和他的团队一起制作了一个非常详细的工作表,时间具体到每分钟,时时把他所要做的事都记下来,规定自己在某时间内做某事。

如此,他要做的便是按时完成计划。

通过他的办公日程表可以看出,从上午9点钟与夫人在白宫草坪上散步起,到晚上招待客人吃饭等为止,整整一天他总是有事做的,所有的工作都在按照计划表非常详细、有条不紊的进行。

当该休息的时候,因为该做的事都已经做了,所以他能放心地去休息。

细心计划自己的工作,这是罗斯福之所以办事有效率的秘诀。

每当一项新工作来临时,他便先计划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安排在他的工作表里。因为能够把重要的事很早地安排在他的办事程序表里,所以他才能把许多事在预定的时间之内做完。

在我国,在《礼记·中庸》中有一句名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意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计划,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其中,“预”指的就是事先做好计划或准备。

这些古代的智慧同样适用于现在竞争激烈的职场和我们的工作。我们如果想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和目标,就应该养成事先多制订计划的好习惯。在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你会感觉自己的工作效率越来越高,信心也越来越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wp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