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感受世界,
然后快乐和忧伤。
唐人并不分析自己的快乐和忧伤。
冥冥中唐人被推上了抒情之路。
——西川《唐诗的读法》
看不同的书,
让它们把灵魂打成碎片,
不要急着去拼凑,
时间会让它们翩翩起舞,
丰富而协调。
这是近两年来,
我读书的最大感受。
人们都说读书的代价小,
其实不然。
读书的代价才真是大呢!
读了这本书,
若是喜欢,
你便会搜罗同类书来读;
若是沉迷,
可能就只读这类书了。
于是,
这些书便成了你灵魂的很大一部分。
你以为,
你付出的只是时间,
和或多或少的一些买书钱,
实际上,
你付出了你唯一的灵魂。
读书要付出这样的代价,
写作又何尝不是?
西川在《唐诗的读法》中提到:
“唐朝为它的是个成就付出的代价就是,
没有大思想家的出现。”
(当然,也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
情绪是灵感的酵母,
却也是融化理性的烈日。
或许是唐人的快乐和忧伤太满了,
所以没有空间留给思想。
我们这个时代很有意思,
快乐不够,
忧伤也不够,
更多的似乎是焦虑,
我们没有时间快乐、忧伤,
我们声喉凝滞,
写不出诗歌,
唱不动词曲。
那么,
我们就理性了吗?
如果把理性理解成是功利的计算,
倒也不差的。
不知道后世提起我们这个时代,
会打上什么标签。
我知道,
你在纳闷儿,
搞不清我在说什么。
没关系,
反正我也不知道。
不过,
西川的这本书还是很好看的。
好了,
摸不着头脑的灵魂,
你今天有快乐和忧伤吗?
如果有,
恭喜你,
你还有成为诗人的潜质。
好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