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志闲而少欲”的“闲”

“志闲而少欲”的“闲”

作者: Bintou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7-05-31 10:03 被阅读473次

《黄帝内经》开篇第一章“上古天真论”有一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大概可以解释为:

所以说,人们可以心志清静安闲,少私寡欲,心情平和而不忧虑,形体辛劳而不倦怠,使体内的真气和顺,每个人顺着自己的心愿,都能达到满足。人们吃任何的食物都感觉到美,穿任何的服饰都感到舒服,喜欢自己的风俗习惯,不论社会地位的高低,都互不艳羡妒忌,这些人可以说朴质而不浮华。

一直对这个“志闲而少欲”存在疑问。少欲好理解,为什么要“志闲”?为什么志闲就可以少欲?闲,到底什么意思?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一种解释来自“徐文兵对话梁冬”。徐文兵的解释是说:

所谓志闲,就是说你要把过去那种沉重的记忆放一放,不要老纠缠在过去那些特别不好,或是特别牛的事情当中。"好汉不提当年勇"。还有的人整天生活在幻想中,想着我将来要做什么事。这些都是没有活在当下的表现。

也有人把“志闲”解释为“没有过高的志向”。感觉这些解释都没有很牢靠的理论依据。查《古汉语词典》,“闲”字第9条解释:“空,空虚”。例句,刘克庄《水调歌头》词:

向来幻境安在,回首总成闲。

看来,《古汉语词典》的这一条可以作为以上解释的理论支持。很无奈地,“志闲而少欲”大概还是说:不要(或少讲)理想(或称为:放空理想),则可做到少欲望。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教学经验告诉我,一位年轻人如果没理想,他(她)踏入大学的第一天其大学生活已经以某种意义结束了,无可救药地在四年的迷茫中走向下一个迷茫。无一例外!所以,对这个解释我颇有怀疑。

直到突然有一天我想起《庄子.齐物论》的这句话:

大智闲闲,小知间间。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解释:

闲闲,广博之貌(释文引简文帝说)。间间,细别的样子。

《庄子注疏》(郭象注,成玄英疏):

【疏】闲闲,宽裕也。间间,分别也。夫智慧宽大之人,率性虚淡,无是无非;小智狭劣之人,性灵褊促,有取有舍。

以上两种解释共通之处在于,“闲”不是“空”而是“广大”。那么“志闲”就不是解释为“无理想”,而应解释为“志向远大而广博”。“志闲而少欲”可理解为:

志向远大而广博就可以少私寡欲。

考虑到《黄帝内经》与《庄子》都同为道家,此解释可信度较高。可惜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没有找到与“闲”字相关的例句。

“志闲而少欲”,愿与众师友共勉,此记。

黄帝内经

2017-05-31草
2017-06-17修改

相关文章

  • “志闲而少欲”的“闲”

    《黄帝内经》开篇第一章“上古天真论”有一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 志闲而少欲

    讲述:彭省忠医师 整理:刘丽华 黄帝虽然肉身已经不在 但是精神长存 依然还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面,我们跟他约会,就是...

  • 志闲而少欲

    志闲而少欲,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以前读来没有深思,大概理解好似不要有太多的欲望和想法。昨日逐字细读,突...

  • “志闲而少欲”

    近日读了专业书籍,还有黄帝内经,近代营养科学与远古智慧结晶,融合之际总有感叹,想学的、想了解的真多啊,时间还来得及...

  •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这句话是出自《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的一句话。讲的是一个人想要做的事情少了,自然而然的就会...

  • 2018即将逝去,2019真诚祝愿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 內经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 【黄帝内经】“志闲”,活在当下的意义,到史玉柱工作方法

    人生要幸福,平衡生活和工作很关键。 【黄帝内经】中说“是以志闲而少欲...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志闲”是什...

  • 志闲而少欲,乘风而起(412)

    坐在副驾上,呼吸声厚重,把司机吓得不轻。最近几日犹觉得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入睡甚难,昨夜一宿未眠…饿得胃酸,好心的...

  • 2018-11-09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素问·上古天真论》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志闲而少欲”的“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ud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