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作者: 动我男神全撂倒_eb84 | 来源:发表于2017-08-23 09:39 被阅读46次

论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是现实却不如人意,特别是父母亲本身的文化素质、自身涵养相对低时,缺乏家庭教育理论的指导,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这时父母亲对孩子的负影响便成了孩子成长的阻力。在此,明阳天下国际教育培训就几种典型的现象加以分析

1.对孩子过分溺爱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随之,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也上升为小皇帝、小公主。由此造成了父母亲,特别是爷爷奶奶辈的过分宠爱,或者说是溺爱。但是这并不是好事,相反,父母对儿童过度的溺爱和保护,会使孩子过于顺利,没有经历风雨的机会。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软弱,依赖他人而不能独立。正如周海宏博士曾对过度保护作过冷峻剖析:许多父母患上了“关怀强迫症”。所谓“关怀强迫症”,即是一个人特别需要别人依赖自己,总是爱向别人提供别人不需要的关怀。对儿童过分溺爱,只会让孩子渐渐失去承受挫折和困难的能力。溺爱的后果便是孩子自私、冷漠、唯我独尊,且叛逆的心理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由于过多的庇护,会使这些儿童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他们一旦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便会无所适从,甚至会自卑而走向极端。而不能做一个有思想的独立的勇于挑战困难的人。

2.对孩子的错误给予指责和谩骂,总是将自己的孩子和他人比较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做一些错事。有些父母不能正确地评价孩子的错误,总是爱拿自己的孩子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孩子稍不如意,就大声训斥、指责甚至谩骂,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使孩子感觉茫然无措,做事情被动,易产生孤独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历过无措、被动和孤独的孩子,在个性上会出现强烈的排斥感:一种是排斥自己、自卑、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不被重视的,在成长中很难建立起自尊和自信,在人际交往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另一种是排斥外界,怀疑一切,觉得周围所有的人都对不起自己,易表现出强烈的反叛意识,攻击他人,人际关系恶化,再进一步,则会强化攻击性,进入人际关系恶化互动,甚至出现反社会的行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桑代克也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尝试错误的过程。在真正学到一个东西之前,孩子可能要经过多次的尝试与失败的渐进的过程,通过“尝试与错误”才能达到最后的成功。所以,家长要正视孩子的错误,允许孩子犯错误,在孩子犯错误后,家长要做的是要告诉孩子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引导孩子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教导既教孩子学会了为人处世,又给孩子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父母不仅应尊重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独特个性,及早发现孩子的潜在能力在那些方面。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以便孩子上学后给自己一个合理明确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取得更高的自信指数。这对于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3.父母亲本身的素质低,不能以身作则

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以及父母在人生价值观上对“成功”与“幸福”的诠释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子女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家长发现自己孩子有不良表现时,应首先从自身查找原因。“与其让他们记住规则,不如给他们树立榜样”。作为家长要学会与自己的孩,坦诚地进行交流,要放得下做家长的面子,对于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要敢于承认并纠错,要让孩子知道任何人都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并如何规避错误的再次发生,这一点对于教育有不良人格的孩子来讲尤为重要。因为一个人做事的态度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比所做的事更大,其最终目的是唤起孩子内心的自觉。家长只有反思教育行为及其结果,总结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才有可能使孩子成龙成风,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4.缺乏心灵上的沟通

许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有与儿童沟通的愿望,但存在沟通的无奈。不少父母因为自身文化水平和教育观念的局限,加之缺乏学习提高的动力、时间和途径,在亲子沟通过程中,仅仅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层次的“温饱水平”。即使有些父母跟孩子沟通了,但又没听懂孩子传达的信息和感受,总是打断他们,忍不住去指导和说教。这样的沟通,其实是单一沟通。孩子听见以后,往往会一言不发。因为家长所说的,并不是他们所想的。其实,父母和子女的沟通,最重要的是倾听,遇到问题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然后再提供自己的建议,这样的好处是孩子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而且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事事都依靠父母。

比如,在对待孩子说谎的问题上,不少父母要么简单粗暴地指责孩子;要么就是棍棒教育,让孩子的情感处于一种压抑或困惑的状态。结果是孩子不敢与父母交流,有话藏在心里,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会变得内向、孤僻。如果父母换一下视角去帮孩子,把指责转换成欣赏孩子的某个方面,把棍棒改为真情去引导,那么孩子的内心世界就会出现阳光。那么,下次、下下次再出现疑惑或是困难时就会很积极地和父母交流沟通。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杰斯·雷尔说过:“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

结语: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习了学习的相关理论,越来越意识到个体在儿童时期的成长对塑造成人后人格、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性。所以想针对这方面发一些自己的感慨。然而,在个体成长发育的儿童时期,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矛盾或问题,这时就需要家长正确地疏导和指导。其中和谐的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前提,良好的沟通观念、沟通技巧、沟通态度和沟通的互动性可以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可以从孩子身上学习到一些东西。更加充实自己,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转自明阳天下国际拓展官网

֮��\S�

相关文章

  •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论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是现实却不如人意,特别是父母...

  • 自卑来自这样的家庭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避风的港湾。 好的家庭会培养出乐观向上、谦逊有礼、自信自强的孩子,相反,糟糕的家庭则会让...

  • 2020-09-26

    重视家庭教育,发挥家长学校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良好的家教,是孩子成才的先决条件。《孟...

  • 《家庭成就孩子》

    家庭,孩子成长的摇篮。 谈到摇篮,想起一首歌曲,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如此自由与放松的状态。 家庭,需要我们建设...

  • 携手撑起和谐蓝天 家校共筑教育辉煌

    家庭、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一所名校的成长史一定是家校共育的合作史,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

  • 家庭教育,孩子成长的摇篮

    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成长影响力实在太大了。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

  • 提示:当宝宝出现这11种行为,暗示着您的家庭教育有了大问题!

    尼采曾说,“孩子犹如一张纯洁的白纸,他们的思想行为完全由环境和教育形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

  •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试论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有什么影响?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位,是社会的基础细胞,也是社会未来接班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承担...

  • 我的家教好故事

    家是孩子生活的摇篮,伴随着孩子成长,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庭教育的体现,就是一个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良好...

  • 家校共育

    学校是获取知识的殿堂,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学习优秀的人是每个家长的愿望。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xd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