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想活得有意义,就得有信仰。像我信仰科学,也有信仰各式宗教的,人们凭借信仰赋予生命意义。
相不相信前世今生,这样的讨论毫无意义。缓解压力,消除痛苦,让我这样一个哲学的门外汉稍稍得到一点哲学的启蒙,《前世今生》功不可没。
如果把它看成灵异小说,多少会有些失望。它既不惊悚,也不恐怖,甚至读来有些枯燥,反倒是小说中关于心灵的滋养更吸引我。
尽管作者一再强调自己心理学医生的身份,强调这是一本心理治疗笔记,强调这是真实发生过的,我仍然把它当成一本小说来读。至于它原本的样子,我不学心理学,对哲学又不了解,不关心是否真的能回到前世,如何回去,想来大家也可以理解。
读《前世今生》,我读什么?
作者借由灵魂导师的口告诉我们:灵魂寄居在肉体里,我们可以通过知识让自己更接近神。我相信这是许多人信仰的,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智慧。是知识和智慧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让自己更洁净,如新生。
灵魂,或者可以说是我们的心。不管出生在何时何地,我们都是平等的,都带着钻石一样璀璨的完美的心降生在这世上。那为什么人和人又那么不同?是因为我们那颗璀璨完美的心蒙了尘。我们来世上的任务就是剥离钻石表面覆盖的灰尘,让钻石恢复本来的样子。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经由学习,让一颗心晶莹璀璨,达到完美。我们来世上走这一遭,就是来修炼的,唯一的途径是学习。修炼完成,佛说得到永生。这一世完不成修炼,钻石一样璀璨的心灵蒙上更多的尘,所有的痛苦被带到下一世,继续修炼。佛说,这是轮回。
当一个人不再学习,灵魂已经离开,肉体就成了行尸走肉,借由感官的快感感觉自己还活着。脱离了感官的刺激,便会觉得空虚、无聊。而学习是治疗空虚、无聊的唯一良药。
知道了肉体只是灵魂的暂时寄居所,金钱、名利,种种的欲望只是无聊、空虚的填补品,与我们的修行无益,只会让心灵的负担加重,蒙更多的尘而已。幸福感油然而生,幸福本就不借助任何外物,只是内心的一种感受。
自卑也是内在的一种感受,我们常误以为是外在条件导致。如果是不如别人漂亮、没有人家有钱……这些客观的存在导致我们自卑,那为什么同等条件下,有人却是自信阳光的?自卑和幸福一样,都是内在的一种感受,有时会经由外物客观的存在表现出来。
想要变得自信,想要获得幸福,唯一的途径是学习。经由学习,了解自己的不同,发现自身的变化,成就感得到满足,内心得到更多观照,灵魂的钻石光芒日胜。
布莱恩·魏斯的这本《前世今生》,抛却不能理解的灵异部分,实在是修炼内心不可多得的好书。读来让内心得到更多的观照,在学习中得到平静,光亮充盈内心,阳光温暖五脏,洗掉一身的疲惫,身体感到前所未有的轻盈与舒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