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本性,善待本性

作者: 伈漪 | 来源:发表于2018-08-30 21:21 被阅读7次

      人本主义取向是把人的兴趣和价值放在首位的思想体系,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较活跃,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卡尔罗杰斯,他们强调人类的优势、抱负、自由意志以及潜能的实现,他们认为人是积极的、创造性的存在,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在当时极力排斥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流派,他们认为精神分析治疗师,只关注情绪障碍和病态人格的部分,贬低了人性,具有局限性,人本主义认为要多了解积极的人类特征和品质,因此他们主要研究人的优势和品德以及人类的美好行为。

忠于本性,善待本性

一、马斯洛的生平

      马斯洛,出生于1908年,家里一共7个孩子,他排行老大,童年时期母亲对他很糟糕,因此马斯洛一直以来很自卑,直到马斯洛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对他的影响很大,同时马斯洛也深受阿德勒心理学家的影响,马斯洛的智商非常高,196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协会的主席,并于1970年因心脏病突发过世。

      马斯洛曾经说过两句名言:“一个人本来是什么,就必须是什么,他必须忠实于自己的本性”;“研究残疾的、不健全的、不成熟的以及不健康的样本,只能导致有缺陷的心理学”,弗洛伊德认为所有人都是有创伤的,我们是从创伤中长大的,其实这样的认为也称不上不积极,因为这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其实也是很重要的,马斯洛只关注社会上杰出的代表,在弗洛伊德看来这是对创伤和不完美的否认,不过马斯洛和卡尔罗杰斯的理论确实从侧面给了我们很多启示,马斯洛认为每个人出生都有相同的本能心理需要,他会促使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及实现自我潜能。

二、马斯洛的“五种基本需要”理论

      人有五种基本需要:

      1、 生理需要:处于金字塔底层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也被叫做缺失性需要;

      2、 安全需要:心理和生理上的安全感,具有稳定、结构、法律、秩序等等;

      3、 归属和爱的需要:和人建立情感关系,在家人、朋友或者团体中获得存在感,同时被接纳;

      4、 尊重的需要:渴望获得充足感、能力感、控制感、成就感、独立感、对自己有信心,同时渴望从别人那里获得尊重的需要:包括被认可,被欣赏,拥有声望、名誉、支配、地位等;

      5、 自我成就感的需要:善待本性,实现自我的倾向,马斯洛认为,人格最大的不同就表现在自我实现的不同的表达方式;

      后四种被称为成长需要,马斯洛认为,人们是在满足了低级需要的基础上,更高的需要才会产生。我们一般只有一种需要主导着我们的人格,具体是哪一个在主导,这依赖于其他已经满足的需要。

三、自我实现者有什么特点:

      1、对现实有明确有效的感知:明确有效的洞察现实,并且与现实保持良好的关系;

      2、悦纳自我、他人和自然:非常具有接受性,能接纳自我,接纳他人、周围的环境;

      3、坦率、自然、自主:自发的改变生活;

      4、以问题为中心:强烈的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不会关注别人如何评价,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5、超然独处:有独处的能力,自我实现者都能够与自己相处,不会感到不适,更多的自由意识,更少有宿命论;

      6、自主性:个人发展依赖于自己的潜力及潜在的资源,认为自己可以为自己创造生活;

      7、以新奇的眼光欣赏事物:兴奋、投入的体验生命的基本内涵;

      8、具有高峰体验:乐于体验极度快乐的瞬间;

      9、社会兴趣:对人类怀有认可、同情和爱的感觉,理解和帮助他人;

    10、人际关系深刻、深厚:与他人能建立持久深入的友谊,拥有忠实的追随者,他们不在意是否被吹捧,但是会希望与他人保持深刻的联结;

      11、容忍与接纳他人:没有偏见,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认为从每个人身上都可以学到不同的东西;

      12、具有创造性: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与天赋不一样,自我实现者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能够怀着好奇的心态去探索世界的能力,但是随着对社会的适应性,会丧失这种创造力;

      13、对文化适应性的抵抗;

      马斯洛认为教育、父母的养育方式,孩子是否被限制,都会对一个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产生影响, 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期没有得到父母充分的爱,安全感和尊重感就会缺失,成年之后很难会为了自我实现而奋斗。自我实现需要勇气,即便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寻找新的挑战,也会给人们带来恐惧。马斯洛理论的贡献在于对于跨学科的理论产生了很多的影响,他对于教育、商界、政府,反应了很多社会问题,他坚定地认为,文明的存在取决于我们发展自己全部潜能完成自我实现的能力,他强调自由意志、有意识地选择、独特性、人们战胜童年经验的能力以及天生的善良。一个人的人格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自我实现。他的理论,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积极心理学的运动。

相关文章

  • 忠于本性,善待本性

    人本主义取向是把人的兴趣和价值放在首位的思想体系,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较活跃,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卡尔罗杰斯,...

  • 把善待当做本性

    善待家人,那是今生最亲。善待同事,那是工作伙伴。善待恩人,那是困苦救星。善待冤家,那是还债主人。善待陌生人,那是未...

  • 本性

    我是个生性冷淡的鬼 所有的热情都是我的伪装 沉默的人啊 你不要说话 说出的话 吐出的血 别自我伤害了 别苦苦挣扎了

  • 本性

    花落本是忧伤,却又能尽得人们的喜爱,繁花盛开,亦能得人喜爱,可她们早已习惯万种凋零之姿态,而麻木一种繁盛 一眼青黄...

  • 本性

    “你是好人吗?” “我从来都不是。” “为什么呢?从来没听过别人这么说自己” “因为我早就负债累累了。” “?” ...

  • 本性

    买菜回来的路上 我遇见一条熟悉的狗 这畜生一改往日的狰狞 对我笑了又笑 我自作多情地认为 它并没有想象中可恨 直到...

  • 本性

    每一个人都具有各种各样的本性的胚芽,有的时候表现出这样一种本性,有时候表现出那样一种本性,有时变得面目全非...

  • 本性

    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意思就是人们一开始的天性是善良的,可很多人都认为不是这样的,应为他们看到了一些孩子们...

  • 本性

    人是不会变的, 只会越来越像他自己。

  • 本性

    力证自己是人的本性,无论什么情景,无论什么事情,无论什么原由。 公司内部发生客户投诉问题,各部门一起开会讨论解决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忠于本性,善待本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tj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