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
为什么自己读了很多书,却没有某些读过几本书的人认知水平高?

为什么自己读了很多书,却没有某些读过几本书的人认知水平高?

作者: 数学旅途 | 来源:发表于2021-01-23 13:18 被阅读0次

A平时读了很多书,文学、哲学、历史都有涉及,B读的书少,但B思考问题的深度却比A深。

有人问,为什么自己读了很多书,却没有某些读过几本书的人认知水平高?读书真的有用吗?

今天读到周岭的书《认知觉醒》,其中有几个篇章正好能解决这个疑问。

阅读不是学习的唯一途径,人可以从万事万物中学习。只要学的东西能触动自己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不管是读书、上课,还是自我反思或与人交谈,都是贴近自己的成长方式。这样成长不仅高效,而且非常“接地气”,甚至能消除学习的焦虑。

阅读当然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但有意义的阅读有三个步骤,获得新知,关联新知,做出行动和改变。

读了很多书的人,获得了新知,但未必关联新知,践行新知。有的人虽然没读过几本书,但时常反思生活、工作,不断修正。长期下去,后者自然优于前者。

那么,如何做到关联新知呢?做笔记、写作是个不错的方法,它是深度学习的一条路径,可以逼迫自己把所学的知识关联起来。

我认为做到践行的前提是:你获得的新知一定对你有很大的触动。否则很难践行。

比如,我之前很少看综艺节目、电视剧,总觉得浪费了时间,还不如读几十页书,但其实,我又特别想看,那就看吧!

关键是,看完后,我竟然会有种负罪感,觉得娱乐干扰了我的读书计划,然后就上升到自己怎么这么不自律。这种想法压得自己喘不过气,导致效率极低,陷入恶性循环出不来。

当我看到《认知觉醒》时,书中有两个观点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第一,万事万物皆是学习的途径。

第二,所有学霸的模式特征是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循环往复。

看完,我再次意识到,花两个小时看电影、看电视剧并不是浪费时间,它不仅是一种休息方式,更可以成为学习的途径。

为什么说再次意识到?因为这个道理,我早就懂,只是不愿践行。而从这本书中看到后,有了更深的触动。

那一刻,我突然不再压迫自己,学会适度放松。后来我感受到,主动休息带来的结果不是愧疚,而是高度专注。

所以,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就是让我践行已有观念,做到主动休息。你看,这就是读书的用处。

有人说这本书不好,竟说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

我花了三个多小时读完这本书,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因为每个人的阅读基础不同导致对内容的需求不同。

尽管这本书带给我的收获不多,但那一点对我来说很重要。

市面上的每一本书籍,无论好还是不好,相信都是作者通过认真总结反思完成的。尽管从全局上看,不太出众,但一定有可取的部分观点。

这就是印南敦史说的,阅读一本书,不是复制100%,而是要邂逅那1%。

如果读完一本书,邂逅很多,那无疑是本好书。这种书籍,我一般会买纸质版收藏。

通常情况下,我喜欢读电子书,不仅做笔记方便,关键是,别人介绍的书未必适合自己读,如果不喜欢读,可以直接退出来,不浪费,也不心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自己读了很多书,却没有某些读过几本书的人认知水平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le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