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视界063|心怀天下,还是故土难离,境界差别就在这里

作者: 龙门村夫 | 来源:发表于2019-03-16 06:41 被阅读35次
论语新视界063|心怀天下,还是故土难离,境界差别就在这里

讨论一个人是否高尚,志向远大与否,本就是人之常情。人是动物之一种,也自然逃脱不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因此,人生活在人间世中,也必然存在着竞争关系,必然地也受着优胜劣汰法则的支配。努力向上,实现较大的人生价值,从来就不是没有意义的空谈。那些把讨论人生、志向、价值等问题看作是空谈,甚至做作的人,本身就是没有出息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无数的伟人级人物,为了自己的理想,远离故土和亲人,甚至终生没有再回故乡,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终成一番大业。而那些目光短视之人,只盯着自己的热炕头,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最终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当然,客观的历史条件非常重要。但认识的远近,境界的高低,差别立现。

论语新视界063|心怀天下,还是故土难离,境界差别就在这里

孔子没有在政治上建大功、立大业,是限于客观的历史条件,或者叫“生不逢时”。这也是道。阴阳不调,时机未见,潜龙未得见用。若得阴阳得宜,则可在田在天,如何不能实现理想?孔子虽然深知这一点,但世道衰微,终可见其一腔热情。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4·11)

一个人啊,不能总是想着故土难离,老想着那丁点的小恩小惠,还是要多想想道德、法制,天下。

不管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还是后来的佛家思想,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早期的创立者都达到了最高的认知水平和境界。但是,作为不同的学派,其对道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

孔子清楚地认识到,人的认识水平是不一样的,有高有低,必须用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规范来提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维持一个较好的社会秩序,使每个人都获得保障,实现人间世的大同。他们站在土地上,生活在人间世,脚踏实地。这是切切实实的社会主义者。而道家思想的先贤,已经认识到社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但把希望寄托在最高统治者身上,自己飘在空中,对人间世不管不问。佛家思想者从人间世升华,最终回到了人间世,所谓佛法在人间,也是一个很好的转变。

作为一个普通人,最好在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志于学好儒释道三家思想,从而“三十而立”,确立自己的“三观”,在以后的岁月里则必然且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不惑、耳顺、知天命、随心所欲的境界,这样就会过一个完美且无过的人生。

认识总是要长远一点的,境界总是要高一点的,哪怕我们只是一个凡人。

论语新视界063|心怀天下,还是故土难离,境界差别就在这里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论语新视界063|心怀天下,还是故土难离,境界差别就在这里

    讨论一个人是否高尚,志向远大与否,本就是人之常情。人是动物之一种,也自然逃脱不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因此,人生活在...

  • 《论语新视界》告简友

    为方便各位简友阅读《论语新视界》,村夫开通了《论语新视界》连载。 欢迎各位简友关注并批评指正。 阅读路径: 简书首...

  • 论语新视界037|诚信赢天下

    一起来,学《论语》! “信”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四教,其中之一就是“信”(子以...

  • 论语新视界036|为政之大者,教化天下

    一起来,学《论语》! 不能被见用,不能实现理想,是孔子一辈子心中最大的痛。孔子那种通过出仕实现他治国理政主张的急切...

  • 心怀天下

    从前人们告诉我要心怀天下 我便心怀天下 可是后来不知怎的 我的心剧烈晃荡 听老一辈的人说,这是心自己在清扫垃圾呢 ...

  • 心怀天下

    昨晚和娃一起看意大利疫情的相关视频,有些意大利人民看来是在家被憋疯了,为了出来透气,租狗出来溜,一只狗狗一天被人溜...

  • 心怀天下

    心怀天下 忆秦娥 长漂泊,多愁多病心情恶,心情恶,模糊一片,强分哀乐。 拟将欢笑排离索,镜中无奈颜非昨,才华尚浅,...

  • 爱出境界 -063

    .

  • 他乡行

    他乡行 ——青衣三津 我从小就在这里, 长大后便故土难离; 梦里梦见第二乡, 从此便漂泊在路上。 北方有千里...

  • 论语新视界115|舜:无为而治天下

    舜和禹拥有天下而不为谋取私利。那么,舜是怎么治国的呢?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新视界063|心怀天下,还是故土难离,境界差别就在这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er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