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懵懂懂地进入用户运营这个圈,但其实对这个岗位的并不是那么熟悉,所以只好一边上手一边学习,这不又来写了一篇学习总结。
从工作内容上来说,用户运营并不难,只是涉及到很多方面,一边要和用户打交道,一边和产品开发打交道,相当于在两者之间搭一座桥梁。
01
那么最常见的就是做好用户的沟通反馈,以内是产品初期,功能有待完善,所以会邀请种子用户进行内测,帮我们验证产品的可行性。之后正式上线,然后分别在社群,产品和微博等渠道提供产品反馈的入口,及时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咨询类、bug类和建议类。咨询是说操作上有些功能找不着,不懂怎么操作。bug类是说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了bug,这是我们最重视的,会及时地核开发联系,确认问题并协助解决。建议类就是用户会对产品使用有一些自己的期待或者需求建议,希望得到满足。
所以开始到现在,我还会每天在群里观察群成员的说话行为动向,一方面是及时解决问题处理反馈,二是通过整理这些反馈,给到产品建议,三是更深地了解用户。
02
其次,就像之前说的,还需要给产品提供意见。因为相对产品来说,我们会接收到更多的用户反馈,多的时候有上百条,我们需要从这些众多的反馈中归纳整理出一套合理的问题和需求,提出给产品经理。
产品建议的来源初期可以来自竞品,因为我们的产品还在初期,在产品功能上不免要借鉴竞品。于是,我们要找来市面上最常见的3、5个竞品,分析他们主要的功能和支持的资源条件,看看有没有办法以低成本复制过来为我们所用,提升我们的产品功能和可接受性。
作为用户运营,我们自己需要熟练使用我们的产品,对产品的每个功能熟记于心,从而能更好地体验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感受,能从他们的角度去给调整改善产品,给他们带来更好的体验。
03
随着人群越来越多,只是群内沟通或者私聊已经不能完全了解用户的心思和行为,所以要借用数据,我们要对这个app最近的激活、注册、留存、使用时长数据去了解是否达到了我们目前的一个目标计划,去分析产品哪个环节可能出了问题。
我们产品初期会注重这个留存,就是用户使用这个产品后是否会继续使用,当留存出了问题,即使增长再多,也会慢慢流失,所以我们会初期不断测试这个留存,直到稳定在合理的数值,再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产品前期的推广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喜欢接触这类新鲜东西的,然后一类就是对这个产品功能的需求比较迫切。因为前期产品肯定会有很多的不足和bug,只有这两类用户会不计较这些问题,持续使用,我们需要去针对性地邀请寻找,让他们使用。而大众显然没有理由去容忍这些问题,从而会导致大量口碑差评。
对于口碑差评,我们需要时时地监测,不管在网站、微博、微信、应用商店这些渠道,都应该去消除或者鼓动种子用户生产些好评,不让舆论一边倒,造成不良印象。
04
最后,我们需要根据制定的运营计划,去用尽全身力气推动用户达成目标,通过活动、新媒体、社群、广告这些措施,去实现增长、活跃、转化之类,毕竟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能够获得足够的用户和回报。
网友评论